“中國式哄搶”再次上演,貨車側翻,貪婪的圍觀者遏制不住內心的欲望,將雙手伸向了“身外之物”。然而,即便貨車側翻,但也屬于“有主物”,并非他人丟棄的“無主物”,這樣的行為與強取豪奪并無本質區(qū)別。 僅靠道德層面的說教,似乎已經無法撼動圍觀者內心瘋狂的欲求,只有依靠法律的約束,才能為他們發(fā)熱的頭腦澆上一盆冷水。對很多哄搶事件而言,按照法律規(guī)定,行為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但是,即便法律規(guī)定清晰明確,卻依然阻擋不住哄搶者的瘋狂舉動。 其實,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哄搶者內心存在“法不責眾”的心態(tài),只要是大家伙一起搶,肯定不存在嚴厲的法律懲罰。另一方面,雖然法律清晰規(guī)定了行為人的法律責任,卻很少有行為人為此擔責,現實中的“法律白條”,更讓哄搶者有恃無恐。 不難看出,哄搶事件在各地的不斷上演,正是道德說教方面的乏力,以及法律缺乏剛性所導致的。誠然,根據律師以及法學專家而言,哄搶者應當為此承擔法律責任,但是現實中,又有多少哄搶者背負法律責任呢?大部分哄搶事件中,哄搶者只不過面臨著道德層面的指責,這無疑是不痛不癢的,無法觸及到哄搶者的“痛處”。面對哄搶行為,法律不能再無動于衷,只有從紙面躍入到實踐中,對哄搶行為予以打擊,才能真正扼住貪婪的雙手。 |
相關閱讀:
- [ 02-20]撒10萬現金引哄搶 這樣的炒作太低級
- [ 01-15]哄搶者都應承擔賠償責任
- [ 01-13]制止“聚眾哄搶”亟須“法責眾人”
- [ 01-13]遏制哄搶,涉案人多也要處理
- [ 01-13]整治哄搶需先化解“破窗效應”
- [ 01-10]捐助PK哄搶激發(fā)道德正能量
- [ 01-10]血汗錢被哄搶:農民工財產風險如何防控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