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勸富濟貧”來得更猛烈些吧
言辭肯切,用心良苦,實際效果也不錯,很多煤老板爭做慈善,出資修路、建學校、搬遷村莊。千百年來,佛家勸人為善,卻多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眾人還是“追官逐利馬蹄疾,得得得得得得得”,少有人能看破“錢乃身外之物”的道理。
一個市紀委書記的幾句話,從影響力上來講,肯定低于溫總理的諄諄教導,從普適性上來講,肯定弱于佛經(jīng)禪宗的深邃經(jīng)典,然而在煤老板身上卻起了很明顯的功效,秘訣何在?
鄉(xiāng)寧縣煤焦實業(yè)公司董事長張連水的話代表了他們的真實想法:這幾年錢是比較容易賺,我們自愿拿出來一些,給鄉(xiāng)親們辦點實事,也給我們自己留下好名聲。
原來,這些老板們有做善事的渴望,一則靠煤發(fā)財,賺錢比較容易,自然花起來也痛快;二則為鄉(xiāng)親們辦實事,可以贏得掌聲和贊譽,抹去“為富不仁”的不好名聲。
其實,現(xiàn)在西方一些富人已經(jīng)將做慈善當作一種自覺的義務,像世界首富蓋茨,大把的錢不是留給子女做“富二代”,而是將全部家產(chǎn)籌辦慈善基金,將做慈善當成了畢生的事業(yè)。
相較于這些人,不可否認,大陸的很多富豪還是抱著“財不露富”的舊觀念,像母雞守蛋一樣藏著掖著巨額財富自享,但更要看到,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富豪愿意做慈善,把“勸富濟貧”之風吹得更猛烈些,把更多的企業(yè)家推下慈善的暖洋。
至于有人認為,呂梁的舉措并不合法,政府不能把本應由政府承擔的職責轉(zhuǎn)嫁給企業(yè)和社會。我卻不敢茍同,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皆大歡喜,受益的是群眾,何樂而不為?
相關新聞
- 2009-07-20自來水漲價劫富濟貧論不靠譜
- 2009-03-11高校招生“劫富濟貧”,你同意嗎?
- 2009-03-11如此劫富濟貧,很傻很天真
- 2008-01-08廣州日報:高校漲學費是為了“劫富濟貧”?
- 2010-01-08500萬“明規(guī)則”凸顯教育嫌貧愛富
- 2010-01-05嫌的什么貧愛的什么富
- 2009-12-13“丹麥草案”是“劫貧濟富”的標本
- 2009-11-13老師嫌貧愛富只因貪婪
- 2009-09-15劫貧濟富的稅制該改改了
- 2009-08-18集訓"富二代":切莫淪為貧富差距的助燃氣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