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殘忍的事物,你是不能往深里想的,否則就會毛骨悚然。
例如,當(dāng)173只血淋淋的熊掌擺在你面前時,你作何想?7月23日《南方周末》攝影報道稱:廣西警方截獲了大量被非法販賣的珍稀野生動物,其中的173只熊掌,就是從野生熊上砍下來的。
面對這樣殘忍的事物,對于有基本同情心與想象力的人而言,這是痛苦與災(zāi)難。但對那群特殊的食客而言,這是美食,更是權(quán)力與地位的象征——這種聽起來匪夷所思的美食政治學(xué),不是我的泛政治臆測,而是現(xiàn)實世界的真實存在。
不信,我給你講個故事。這是今年一名往返在兩廣做生意的溫州商人告訴我的。他說,每年請當(dāng)?shù)毓賳T吃飯就要花去五六十萬元,最頂級的一次是,四個人一餐飯下來就要花去近十萬元。當(dāng)時我很驚詫:你們吃什么啊,吃鉆石還是吃黃金?他笑笑,吃野生動物。
這位溫州商人告訴我,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到三級保護動物,他都陪那幾個要巴結(jié)的官員吃遍了,他自嘲“如果真要按法律算起來,不知道是不是夠拉出去槍斃了”。我又問他,你真喜歡吃野生動物嗎?他苦笑著說:“好吃個屁,吃的都是我的錢。”對此,他有如下一番解釋:
我根本不喜歡吃,主要是因為要搞好關(guān)系的那幾個官喜歡吃。他們其實也未必真喜歡吃,主要是他們聽說吃野生動物補身子,并且這樣無法無天地吃,才顯得有檔次,有地位。所以,請吃野生動物在場面上就成了風(fēng)氣,最有面子。
這名溫州商人說的故事不算夸張。兩年前,我曾經(jīng)作為調(diào)查記者深入調(diào)查過中國的地下野生動物黑市,在調(diào)查到消費市場一端時,發(fā)現(xiàn)野生動物的食客以官員和富商為主。這是我和我的同事對廣州做野生動物最著名的幾家酒店進行調(diào)查后得出的結(jié)論。事實上,那些一盤菜動輒成千上萬元的吃法,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
這一點,廣州市森林公安局的警官也向我說過類似故事:想端掉一個做野生動物的酒店很難,你才剛開始行動,各種說情電話就來了。原因很簡單,那些常在酒店吃高檔野生動物的食客,非富即貴,其中一些人自然也成了酒店的靠山。
所以,我在這里要為廣州人洗個冤,絕大多數(shù)廣州人,是不吃,也吃不起野生動物的,能吃得起野生動物的,都是些非富即貴的人。而這樣的食客群體,不只是在廣州,而幾乎已蔓延到全國的不少大中城市。這才是野生動物被大量獵殺的真實原因,是熊掌食客們的真相。
需要進一步追問的是,熊掌食客們非富即貴,本應(yīng)是社會教養(yǎng)的典范,為何反成了社會文化粗鄙化和違法作亂的始作俑者?為什么吃用越奢侈就越會成為他們的風(fēng)尚,而不管道德惡劣與否、違法犯罪與否?
我認(rèn)為可從社會心理角度分析,就是某些違法作亂的權(quán)貴們的“沙皇心理”在作怪。當(dāng)他們想吃野生動物就吃野生動物,想玩處女就玩處女(如某些官商中流行的見紅就能升官發(fā)財?shù)淖飷猴L(fēng)尚,四川宜賓國稅局長買處案即是一例),想玩幼女就玩幼女(如貴州習(xí)水公職人員嫖宿幼女案),“他們就在事實上三宮六院,聲色犬馬了,這不就是帝王般的生活嗎?他們自然會有帝王般的感覺,要睥睨天下了”(笑蜀語)。
所以,對這些違法作亂的非富即貴者而言,吃熊掌與玩幼女,在心理滿足度上與行為動力上是一樣的,他們就是想炫耀窮兇極欲的權(quán)力,并把它發(fā)揮到極致。只不過,吃熊掌更有著“權(quán)力通吃一切”的隱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