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工藝脫胎漆器面臨瀕危 網友建議融入泉州特色做活產業(yè)
2013-12-25 09:06? ?來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黃水來 黃水來 |
分享到:
|
? 郭江湖的漆畫作品 集思廣益 有人制作 有人欣賞 出臺政策 幫助手工藝人就業(yè) 與刻紙、紙織畫等泉州知名傳統(tǒng)手工藝一樣,脫胎漆器工藝以及漆畫工藝都曾面臨失傳的危機。在老手工藝人郭江湖看來,要改善多數手工藝種后繼乏人的現狀,就要從小培養(yǎng)年輕人對于傳統(tǒng)手工藝種的興趣,“應該讓年青一代真正認識到傳統(tǒng)手工藝所蘊含的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同時應增強年輕手工藝人的信心,幫助他們不斷地提高技藝水平,特別是美術院校的學生,希望政府出臺相關政策,通過多種形式鼓勵他們創(chuàng)新、幫助他們就業(yè)?!?/p> 邀請名家 促進大師之間交流 在不久前授牌的2013年度30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室中,黃志亮的脫胎漆器工作室與其他14個工作室一起擔負起了搶救保護15個瀕危藝種的重任。黃志亮說,要做好脫胎漆器制作技藝的傳承與保護,除了毫無保留地傳授之外,大師之間的交流也尤為重要。“希望相關部門能經常舉辦一些技藝比賽或者作品展覽,邀請國內乃至世界各地的漆藝大師參加,為手工藝人之間相互學習與交流搭建平臺,從而促進泉州脫胎漆器乃至漆藝產業(yè)的發(fā)展?!?/p> 拓寬市場 讓漆器走進百姓生活 由于制作小型脫胎漆器成本較高、做的人少,目前市面上流通的漆器以大型的佛像、花瓶作品居多,但黃志亮認為做好小型的脫胎漆器應該是拓寬漆器市場的突破口,“通過宣傳和推廣,讓老百姓對脫胎漆器有充分認知,讓脫胎漆器走進老百姓的生活?!笔詹貝酆谜吆槲恼J為:“現階段脫胎漆器多數屬于工藝品,如果能將脫胎漆器進一步拓展到普通的餐具、茶具中來,進入生活必需品行列,或許能提高脫胎漆器的銷量?!?/p> 豐富產品 融入泉州符號做紀念品 除了生產生活用品類的小型脫胎漆器外,網友“五味子”建議:“開發(fā)一些與泉州文化相融合的旅游紀念品,將具有泉州特色的‘東西塔’、惠安女形象等地方文化符號融入漆器創(chuàng)作中,讓慕名而來的游客有更多的選擇。”泉州市城鎮(zhèn)集體工業(yè)聯合社副主任蔡文雄則認為:“工藝美術產品可以‘兩條腿’走路,一是大師作品精品化,二是學徒作品批量化,通過與旅游產業(yè)相結合,制作出小巧、精致、便攜的旅游紀念品,以此來做活傳統(tǒng)工藝美術產業(yè)?!?/p> |
相關閱讀:
- [ 12-05]環(huán)島路步行棧道想“混搭” 網友為改造方案出謀劃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