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問政推動公眾參與(深化改革 攻堅克難)
成立8年間,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和政策咨詢24.5萬件次,受理范圍幾乎涵蓋老百姓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遼寧民心網也因此漸漸成為遼沈百姓的“貼心網”。“傾聽民聲、實現(xiàn)民意、服務民眾”,民心網整合力量、積極互動、強化監(jiān)督,逐步形成黨內監(jiān)督、行政監(jiān)督、媒體監(jiān)督和群眾監(jiān)督相結合的監(jiān)督反饋體系,建立起群眾訴求表達、矛盾調處、權益保障、政府與群眾溝通的復合型載體,“一條龍”地解決涉及群眾利益的各類問題。
從政府網站到市長郵箱,從留言回復到微博互動,從政務公開到“一條龍服務”,“網絡問政”正在成為公民有序參與政府政策、社會管理的暢通渠道,成為中央和地方黨政領導溝通民意的綠色通道。
網絡問政,核心在“政”,其主體是公眾,主導是黨委、政府。公眾借助“互聯(lián)互通、自由表達、平等對話”的網絡,充分表達自己的意志和訴求,社情民意直接呈現(xiàn)在公共平臺上,能夠“直達”各級領導,這極大激發(fā)了公眾參與的積極性。
各級黨委、政府則通過網絡,與公眾展開積極的互動交流,了解民意、匯聚民智、排解民憂,不僅促進了政府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職能轉變,也大大提高了各級行政機關的行政效能。
在改革攻堅期、發(fā)展關鍵期、矛盾凸顯期,各級黨委政府更加注重傾聽不同的聲音,將“網絡問政”作為全面客觀了解各方情況的有力抓手,努力實現(xiàn)“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相關新聞
- 2012-05-17廣東12名省委常委集體上線“會”網民 推進網絡問政制度化
- 2012-05-14網絡問政平臺編輯吐槽:采訪不走尋常路
- 2012-05-10網絡問政:民主法治“板磚”拍出更強“幸福感”
- 2012-05-09武漢舉行網絡問政會 是國內首場
- 2012-05-07網絡問政熱的冷思考
- 2012-05-04宜賓:不搞形式 讓網絡問政真正惠及民生
- 2012-05-04“十大突出問題”整改 武漢將推網絡問政
- 2012-04-28"網絡問政"服務百姓 重慶酉陽公安"貼吧"解民憂
- 2012-04-25推動"網絡問政"不斷深入"心通橋"開出民生大篷車
- 2012-04-16當“網絡問政”不許“問”的時候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