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長征中到底有幾次會師?
m.kejuu.com?2012-09-30 11:23? ?來源:人民網(wǎng)-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各路紅軍的會師,是紅軍長征史上的重大事件,是革命力量的會合和團聚,是戰(zhàn)略轉移的勝利,它宣告了國民黨軍隊圍追堵截的破產(chǎn)。紅軍長征中,到底有幾次會師?有的說有六次會師,有的說有七次會師。筆者認為應該是八次會師。 第一次會師:紅二、六軍團在貴州木黃會師 1934年9月20日,中革軍委指示紅6軍團“由現(xiàn)地域經(jīng)青江、青溪、思縣到達省溪(今萬山)、銅仁、江口地域,然后設法與二軍團首長取得聯(lián)絡”。10月4日,中革軍委再次電告紅6軍團“二軍團已占印江”,應“迅向江口前進”,向紅2軍團靠攏。 按照中革軍委指示,紅6軍團向江口前進。10月上旬,紅6軍團在甘溪陷入國民黨軍重兵包圍。第17師第49團、第51團各一部,在軍團參謀長李達率領下,經(jīng)過9天9夜的艱苦轉戰(zhàn),沖破重圍,15日,首先到達黔東根據(jù)地之沿河地區(qū),與紅3軍(紅2軍團)一部會合。李達向賀龍等紅3軍領導人詳細匯報了紅6軍團的情況與危險處境后,賀龍等領導對紅6軍團十分關切。不顧湘西敵軍陳渠珍部及黔軍的攔阻,于10月16日親率紅3軍主力和李達所部兼程南下,迎接紅6軍團。 10月23日,紅6軍團主力到達黔東印江縣木黃。24日,賀龍、關向應率領紅3軍主力及李達所率紅6軍團一部從芙蓉壩、鍋廠到達木黃,兩軍勝利會師。 10月25日,紅3軍、6軍團致電中革軍委,提出:以目前敵情及紅3軍、6軍團力量,“兩個軍團應集中行動。我們決定加強蘇區(qū)黨和武裝的領導,開展游擊戰(zhàn)爭,鞏固發(fā)展原有蘇區(qū)”。 10月26日,兩支紅軍部隊在四川省酉陽縣南腰界舉行了隆重的會師大會。任弼時宣讀了中共中央慶祝紅3軍和紅6軍團會師的賀電,就當前的形勢和任務作了報告。會后,紅3軍奉中革軍委電令,恢復了紅2軍團番號。賀龍任軍團長,任弼時任政治委員,關向應任副政治委員。 11月6日。中央書記處電告紅2、6軍團:中央決定建立湘鄂川黔邊省委,以任弼時為書記。賀龍、夏曦、關向應、蕭克、王震等為委員;在軍隊方面,2、6軍團均改編為現(xiàn)行編制的一個師,仍保留2、6軍團的名義,紅2軍團軍團長由賀龍擔任,政委由賀龍兼,紅6軍團軍團長為蕭克,政委為王震;兩軍團均直受軍委領導,但在兩軍團共同行動時,則由賀龍、任弼時統(tǒng)一指揮。隨后,紅2、6軍團從南腰界出發(fā),向湘西地區(qū)發(fā)動攻勢作戰(zhàn),以策應中央紅軍的戰(zhàn)略轉移,并開辟新的蘇區(q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