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晚報社吳家陽:投身基層 天寬地廣
m.kejuu.com?2012-05-09 16:13? ?來源:福建記協(xié) 我來說兩句
二、轉(zhuǎn)變作風,能結交更多的朋友。 一個新聞記者,需要廣交朋友。但朋友從哪里來呢?就要在基層中找,要善交朋友。 中宣部要求轉(zhuǎn)作風,我的理解就是要放下架子,與老百姓打成一片。你真誠地與他們做朋友了,他們也會把你放在心上,不斷提供好的線索給你。 我的一個朋友是東石人。有一次,我到她家去作客,乘車路過東石第二中心小學時,看到一位老人在路邊賣“土筍凍”,我的朋友跟我說,這個老人在東石口碑很好,他已經(jīng)賣了幾十年的“土筍凍”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心中一亮,這樣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不正是一些百姓的常態(tài)嗎?我決定就在這里走基層,下車去和賣“土筍凍”的老人交談,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工作。 我在路邊采訪他的時候,很多人都來圍觀,補充告訴我這位老人的故事。他們說:“記者是要好好采訪,幫他報道報道,他真的不容易?!彼麄冞€問我是哪張報紙的,當知道我是來自權威主流的《泉州晚報》時,他們很驚訝,說沒想到你們黨報記者還來路邊采訪。我寫出稿件《七旬翁與土筍凍的半世緣》后,我的朋友告訴我,那位老翁每次遇到她,都要跟她說謝謝,并且提供了一個新的線索。 根據(jù)那條線索,我又到東石采訪了一對熱愛制作船模的兄弟。這對兄弟目前掌握著只有少數(shù)人才會的船帆系繩技術。我去采訪他們,讓他們很開心,覺得自己受到了重視。我的稿件見報之后,晉江電視臺立即聯(lián)系我,希望提供采訪者的詳細聯(lián)系辦法,他們也去做了一個專題。中央電視臺七套的陳宏文記者也與我聯(lián)系,希望能協(xié)助他做好相關的報道。 有一位外國攝影記者說:“如果你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蓖瑯樱绻銓懖怀龊玫男侣剚?,是因為你不夠深入,你的作風沒有轉(zhuǎn)變。 三、改正文風,讓我們的新聞更可讀。 走基層,讓我更有感觸的一點是,我們的文風得到了改正。不再無病呻吟,不再亂發(fā)議論。我們根據(jù)基層百姓的語言組織起來的文章,就是一篇可讀性很強的稿件。 拿材料寫稿件的時候,常常覺得筆頭空洞,下筆無物。為了要拼湊起文章來,經(jīng)常要去網(wǎng)上搜索許久。但走基層之后,我們的文風自然得到了改正。 寫《解決農(nóng)村問題要靠走共同富裕之路》時,一氣呵成,將近4000字。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引用被采訪者的原話,看上去有特色,不空洞。幾個小標題一加,一篇稿子的層次就很分明了。 好稿子貴在內(nèi)容,不要長但要精。在寫其他的走基層稿件時,我都盡量控制字數(shù),力爭可以在800字內(nèi)說清楚。永春的舊房復墾走在全省的前列,我和林耀平總編下去走基層時,寫稿子只用了700個字,并且稿件現(xiàn)場感強,事例生動。很多記者都說,看總編、編委們的走基層稿,就是一次學習的機會。 我去寫《一個老果農(nóng)的“轉(zhuǎn)變提升”》的稿件時,描述了養(yǎng)羊的一些特點,有熟悉的人問我,你怎么懂得那么多。我說:“哪里是我懂得多,是我的采訪對象懂得多,我只是忠實地記錄下他的經(jīng)驗而已。” “走基層、轉(zhuǎn)作風、改文風”讓我的新聞寫作言之有物,線索源越擴越廣,朋友越交越多。當記者的樂趣就在這不斷的擴展之中不斷滋長。 記者是無冕之王,并不在于你地位有多崇高,而在于你走到哪里,都有朋友,都有人信任你,愿意與你交流,愿意協(xié)助你解決各種問題。 基層,是我們新聞工作者的母親,我們只有始終與它保持緊密的聯(lián)系,才能像安泰俄斯那樣,立于不敗之地。 |
- 責任編輯:黃麗紅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2]中央電視臺召開“走基層”報道業(yè)務研討會
- [ 02-27]南安“蘑菇大王”吳家宇的心事
- [ 02-22]福建全省深化“走基層 轉(zhuǎn)作風 改文風”活動座談會舉行
- [ 02-17]時代呼喚“接地氣”“有底氣”“聚人氣”的精品力作
- [ 01-12]李長春對“走基層轉(zhuǎn)作風改文風”活動作出批示強調(diào):努力探索長效機制 推動活動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