摯愛,肩負責任的基石
■“多露笑臉,少皺眉頭;多說我們,少說你們;多走過去,少叫過來;多豎拇指,少伸食指;多教方法,少去指責?!?/p>
隨著當今社會日益多元化,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給官兵帶來強烈沖擊。部分“80末、90后”官兵往往只看到時代消極的一面,人生觀、價值觀時有偏移,人生“航標”忽明忽暗。
“沒有改革開放,自己根本就上不了大學,沒有偉大的時代,自己更實現不了從軍夢?!崩顣遭暿冀K以感恩之心感懷時代。同為“80后”大學生干部,他認為,只有用積極的眼光看待發(fā)展的時代,努力克服時代的消極因素,用自己的知識回饋時代,才能當好官兵信賴的“引路人”,才能擔當起時代的責任。
李曉鈺常說:樂業(yè)是動力之源,敬業(yè)是成事之基。從校園步入軍營,一切都是陌生的,從大學生青年到大學生干部,知識、素質、能力都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他對照職責要求,務政精政、精武強能,快速積累素質,在崗位上釋放能量,取得無數令人贊嘆的佳績。
任指導員3年多,先后和3任連長搭過班子,現在已是全團任職時間較長的指導員。有人問他,你就沒有想法嗎?
李曉鈺卻說:自從入伍的那一天,我就把自己交給了部隊,交給了黨,組織讓我干啥就要干啥,沒有討價還價的理由。
身在基層一線,李曉鈺對官兵始終滿懷著黨的溫暖和真摯感情?!岸嗦缎δ槪侔櫭碱^;多說我們,少說你們;多走過去,少叫過來;多豎拇指,少伸食指;多教方法,少去指責?!彼趲П^程中梳理出了“五多五少”,提出了“要讓每個戰(zhàn)士都感到自己被連隊和戰(zhàn)友需要,要讓每個戰(zhàn)士都有一個適合做自己最擅長工作的舞臺,要讓每個戰(zhàn)士每周都會因為工作表現受到表揚”,盡可能滿足戰(zhàn)士們的情感、利益和價值需求。
“新生代”戰(zhàn)士個性突出、自我認同感強,李曉鈺堅持用欣賞的眼光捕捉戰(zhàn)士閃光點,讓自己的情感首先靠近戰(zhàn)士。
上海籍戰(zhàn)士羅鑫剛,癡迷網絡游戲,入伍前經常在網吧玩通宵。到連隊后,除了坐在電腦前,其它時候精氣神都不足。李曉鈺在他身上花了大量工夫,進行教育引導,即使小羅出現反復也不放棄,最終幫助小羅走出虛擬世界,成為優(yōu)秀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