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三個月緊張的排練,10月中旬,《青春起跑線》在閩江學院文體中心首映。這部貼近大學生生活的戲轟動了校園! 11月13日,《青春起跑線》作為福建藝術節(jié)劇目在福州大戲院上演,囊括了水仙獎的幾乎所有獎項。一位觀眾說:“看完后,快50的我忍不住哭了。我哭得幸福,哭得痛快,為青春的美好,為人性的美好!”年底,《青春起跑線》將作為省文聯(lián)文化下鄉(xiāng)劇目,在省內(nèi)高校巡回演出……
在反思中成長
“《青春起跑線》是一部反思大學生成長的劇?!瘪R文正說,大學生從緊張的高中階段過來,延后的心理問題、家庭問題、社會問題在這個自由的空間都會有所表現(xiàn)。如何實現(xiàn)人格的成長,就是這部劇要表現(xiàn)的。
劇本難寫,資金困難。馬文正帶著鐐銬起舞了,“劇本大大小小修改了100次。”道具不夠、服裝不夠,導演和編劇到處去借,甚至自己掏腰包買。
除了資金,校園劇還面臨其他問題。比如同學專業(yè)性相對較差:稚嫩的發(fā)音,僵硬的形體語言,不適合舞臺表演的文本處理等等。另外,演員學業(yè)緊張,聚集起來不容易。
大學生的參與熱情彌補了面臨的一切難題。原定暑假兩個月的排練時間,因甲流不能留校,用了8天的時間,大家就把戲架子拉了起來。那時候,王導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們瘋了!”怎么能不瘋?在學校的文體中心,外面是38℃高溫,金屬板的頂篷,沒有空調(diào),沒有電扇,每天排練,“內(nèi)衣褲都濕透了!”但是,沒人當逃兵,同學們滿懷激情,嚴肅認真,瘋了8天后,戲架子拉起來了,并得到有關專家的肯定。
項尚的扮演者王萌說:“在這部劇中,我們付出了汗水和淚水,也收獲了成長。項尚這個人物,80后獨生子女的我們,很難體會到他的心情。隨著排練的持續(xù),我逐漸了解了這一角色的心理。劇中他那種熱愛生命、奉獻他人的價值取向,深深影響了我?!?/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