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0日電(記者裴闖)全國政協(xié)委員、湖南省監(jiān)察廳副廳長李利君10日在全國政協(xié)十屆三次會議第四次全體會議上發(fā)言時,列舉了中國財政管理的“漏洞”,并提出了改革現(xiàn)行財政體制的建議。
李利君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以改革和制度建設為重點,加強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要加大從源頭治腐的力度,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改革現(xiàn)行財政體制中不完善的地方,堵住財政管理上的‘漏洞’?!?/p>
他認為,目前財政體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跑部錢進”——為了向上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爭取轉移支付資金,地方不得不采取各種正當和非正當?shù)氖侄?;“公款送禮”——目前屬政府財政性資金范疇的資金大致可歸為三部分:預算內、預算外和其他體制外資金,后兩部分資金因大都是以“小金庫”等秘密形式存在,一方面導致了國家稅金的流失,另一方面為公款送禮、私分濫發(fā)、行賄受賄等違法開支提供了資金條件;“截留挪用”——專項性轉移支付往往先分配到各部委,再逐級對口往下分,資金撥下來后沒有形成有效的跟蹤監(jiān)督機制,結果擠占、截留、挪用資金以及貪污、受賄等腐敗現(xiàn)象難以避免;“收費混亂”——一些財力緊張的縣、鄉(xiāng)一度出現(xiàn)無法給國家工作人員按時足額發(fā)放工資的現(xiàn)象,一些地方便加大收取稅費的力度,甚至提倡和鼓勵各單位創(chuàng)收,加劇了亂收費行為;“監(jiān)管不力”——目前,由于各種原因,各級政府預算都較粗略,無論是收入還是支出的預算,大都與實際需要存在較大差距,導致實際執(zhí)行中產生大量預算外臨時性追加撥款。這不僅使各級人大對預算的監(jiān)督難以到位,而且由于具體的預算開支指標未向社會公布、透明度不高,給其中一些別有用心者牟取私利提供了便利。
李利君建議,加大對預算外和其他體制外資金的治理力度,堅決取消各單位“小金庫”及其他體制外資金,加大對亂收費、亂罰款等行為的防范和查處力度,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等。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完善現(xiàn)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對中西部地區(qū)轉移支付的傾斜力度,改變目前地方或單位“跑部”申請專項撥款和資金的做法,逐步將專項性轉移支付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統(tǒng)一分配至地方,不再經由各部委再逐級對口往下分,杜絕因“跑部錢進”和部門利用審批權而滋生腐敗。
(責編:程丹芬)
- 2008-10-13人民論壇雜志:貪官的思維方式為何“異于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