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美家庭:96歲,我攜全家舉辦四世同堂藝術展
m.kejuu.com?2014-03-04 10:05? ?來源:中國婦女報
我來說兩句
1972年,在文革中飽受摧殘的丈夫李一夫溘然離世。我也退休回家,從此我有了更多時間拾起畫筆。
在我和丈夫的熏陶下,孩子們大部分選擇從事美術工作。我的長子李大先曾任武漢園林雕塑院副院長,武漢江漢路步行街上乘涼下棋的銅像就出自他手;次子李默是畫家,旅居加拿大;三子李進為工藝美術大師,現在湖北電視臺任高級舞美設計;四子李力加為武漢國際會展中心高級設計師;二女兒李小白畢業(yè)于武漢一師藝術系,現為高級美術老師。
2007年到2008年,90歲的我遠渡重洋,前往加拿大溫哥華與二兒子李默同住了一年。寓所附近,菲沙河(Fraser River)緩緩流過,向西注入太平洋。這種生活讓我深深迷醉,于是90歲的我又拿起畫筆進行寫生記錄,起伏的海浪、往來的船只、古老的牧場、火紅的楓葉,都在我的畫筆下永久留存。
2008年10月,兒女們將我在加拿大的作品結集出版,這本名為《漫步菲沙河》的畫冊,成為孩子們給我90歲生日的最好禮物。
幾十年來,我從未丟下過美術,兒孫們的作品不管是繪畫還是雕塑,我都會給出中肯的意見。
今年春節(jié)期間,我們全家在曇華林半畝園美術館舉辦了“幸福家庭藝術作品展”。寧靜的水彩畫,出自96歲的我之手;前衛(wèi)的牛皮雕塑,由我60歲的兒子親手制作;淡雅的人物素描,來自我30來歲的孫女之手;稚拙的兒童畫,則由不到10歲的重孫女完成……
前來觀看展覽的市民非常多,大家都很喜歡我們的作品。當有人問我最喜歡誰的作品時,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最喜歡我丈夫的生前畫作。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