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婦聯發(fā)布《12338婦女維權熱線工作指南》《婦女之家維權服務指南》
明確“兒童優(yōu)先”
中國是《兒童權利公約》的締約國,2006年修改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guī)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國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fā)展特點給予特殊、優(yōu)先保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北Wo未成年人,是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業(yè)事業(yè)組織、城鄉(xiāng)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未成年人監(jiān)護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責任。對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權予以勸阻、制止或者向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或者控告?!皨D女之家”工作者應當將保護兒童權益作為重要工作職責。
工作指南指出,12338熱線來電者中兒童比例很小,接線員應注意培養(yǎng)自身對兒童權利保護問題的觀察力,從成人咨詢中發(fā)現兒童在其中的處境和需求,尤其是對涉及家庭、婚姻的咨詢。
在熱線問題答復要點篇章中,工作指南對熱線中經常出現的具有典型性、普遍性的婦女兒童權益問題,給出了具有共識的答復要點,提示了記錄要點和工作禁忌。比如,對于兒童遭受暴力問題,接線員聽完來電者敘述后,應該評估兒童本人當前的處境,如存在高危情況,應以保護兒童生命安全為首要目的,通過撥打110報警或請基層“婦女之家”工作人員就近核實了解,讓兒童脫離遭受暴力的環(huán)境,將兒童安置在安全區(qū)域,防止暴力行為繼續(xù)發(fā)生。
在服務指南中指出,在社區(qū)內應該建立兒童自護隊和家長聯誼會,從而更好地保護兒童。
服務指南介紹,針對社區(qū)內的兒童和青少年(0~18歲),包括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婦女之家”應采用兒童參與和賦權戰(zhàn)略,讓兒童有機會、有準備地表達意見和發(fā)揮作用,而不僅僅是孤立地組織兒童通過“表演”參加宣傳活動。
“婦女之家”可以幫助居民或村民建立各種有益的聯系,培育和幫助有需求的兒童及其家長建立互助小組,在預防拐賣、預防意外傷害、非暴力的家庭教育等方面發(fā)揮他們的自主作用。同時,滿足兒童社會交往的需要,提高生活技能的需要,引導家長與兒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服務指南介紹,可以邀請家長參加參與式活動,如角色扮演、小品演出、與孩子一起演節(jié)目、參加趣味運動會、親子運動或活動等,以增加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促進家庭和睦。據介紹,來自云南的經驗表明,互助小組活動可能會避免社區(qū)或同學暴力,特別是搶劫的發(fā)生。(本報記者 王慧瑩)
- 2013-12-14臺學者:兩岸海上維權可三步走 認清美日干擾
- 2013-12-13海外華商歲末敲響安全警鐘 專家:要站出來維權
- 2013-12-09沒有外包裝不予退貨?莆田消費者維權獲全賠
- 2013-12-05張藝謀"被索賠"10億 公益維權律師訴其侵占資源
- 2013-12-05張藝謀"被索賠"10億 公益維權律師訴其侵占資源
- 2013-12-05律師稱將對張藝謀超生提起公益維權訴訟索賠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