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氣質”是共產黨員的“保鮮劑”
2016-07-04 09:14:03?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光陰步履匆匆,照片褪色,歌聲漸悄,但當我們再次拿起、唱起,記憶會潮水般涌回。精神信念又何嘗不是?革命先烈、社會英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紅色氣質”的真正內核。但是,當他們的身影逐漸佝僂、遠去,是當下的我們來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紅色氣質”應該成為被銘刻的民族基因,同時,也需要注入新的時代活力。(6月30日新華網) 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經歷了從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到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所走過的道路,這條道路是由許許多多具備“紅色氣質”的共產黨員前仆后繼、無私奉獻鋪就而成的。在社會主義新時期,戰(zhàn)爭和硝煙已經遠離了我們的生活,但要實現全民族的繁榮和富強還任重道遠。在和平年代,用新的方式傳承“紅色氣質” 不僅是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必修課,更應該是全體國民的修煉手冊。 重溫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史,那些驚心動魄、浴血奮戰(zhàn)的情節(jié)或許已經離我們遠去,但共產黨員身上的這種“紅色氣質”不僅應該代代相傳,更應該在新的時期發(fā)揮出更大的能量。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階段,傳承“紅色氣質”應更多的體現在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提升人民的幸福生活指數所做出的努力上,在看似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一位共產黨員都可以成為“紅色氣質”的傳承者,并將這種“紅色氣質”賦予新的意義。 時間在前行,歷史在演變,但共產黨的“紅色氣質”不會丟失,并會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升華、與時俱進,全體共產黨員正是這種“紅色氣質”行走的載體,在新的時期,將“紅色氣質”代代傳承并發(fā)揚下去,是永葆共產黨的先進性的“保鮮劑”。 |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