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泰州市向“懶政怠政”亮劍,公布首批“蝸牛獎”獲得者名單,12個部門(單位)被公開曝光。這種別具一格的創(chuàng)新舉措,吸引媒體廣泛關注,也引發(fā)了網友熱議。 推出這類嚴肅中帶點“戲謔”味道的獎項,既是吸收民間智慧創(chuàng)新考核激勵干部的好思路,也顯示出地方政府治理懶政怠政的決心和勇氣。政府來發(fā)“蝸牛獎”,類似于“黃牌警告”,是要讓慵政懶政怠政者感到難堪、羞愧、沒面子,讓領獎人“入腦入心”,讓機關干部“步步驚心”,真正改變不良作風,力行三嚴三實提升服務水平。 無獨有偶,這也令人想起兩年前渭南市的類似舉措。當時,渭南市召開的2014年縣區(qū)的政績考核,會上有6個縣市區(qū)領到“最后一名”獎。不管是渭南市還是泰州市,皆用新聞媒體的監(jiān)督力量來曝光治理“慢作為、不作為”現(xiàn)象,讓干得出色的區(qū)縣部門和個人接受表揚和贊譽,讓干得不好的在公眾場合紅紅臉,出出汗。兩者最大的特征是,考核評比打破了“一團和氣”的氛圍。 近年來,各地各部門為解決“不作為、慢作為”問題,紛紛出臺了工作實績考核機制,對重點工作和重點任務也定期加強督查督辦,雖有成效,但還是像“算盤珠”一樣,撥一下,動一下。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表彰優(yōu)秀者時才會點名、頒獎,而對落后分子往往以“一些干部”“某個部門”等模糊字語一筆帶過。一團和氣的評比,令后進者缺少“刻骨銘心”的記憶,問責效果不夠強烈,這樣的考核對推動工作的作用難免打了折扣。 無需回避,政府部門吸引眼球的考評作法總是伴隨著“作秀”的質疑。面對質疑,拿出實效才是最好的回應。泰州“蝸牛獎”的設立,對于推進重點項目不得力、履行行政職能不到位、解決群眾關切問題不及時的部門責任人具有倒逼作用,已經初見成效。而渭南市的效果更為明顯,據(jù)介紹,該措施實施后,連續(xù)兩季度領取“黃牌”的區(qū)縣基本上沒有。實踐證明,要求千遍萬遍,不如問責一次。治懶治庸必須打破一團和氣,不光要用好正面典型的激勵作用,也要用足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 一般來講,誰也不愿意成為眾人嘲諷的對象。刺激了干部的羞恥心,“關鍵少數(shù)”才不敢掉以輕心。有官員表示,“如果領了“蝸牛獎”,我還怎么回家?你讓鄉(xiāng)親四鄰怎么看待我?”對于干部來講,丟面子已是“銘肌鏤骨”,更為關鍵的還在于漣漪效應。在“能上能下”的用人氛圍之下,丟面子可能導致丟票子,甚至丟位子,必然影響到個人的政治前途。可以說,這正是“蝸牛獎”的威懾力所在。 “蝸牛獎”要成為常態(tài)化的“殺手锏”,才不失為整治懶政惰政的“強心針”,才能讓后進者自覺清醒認識、發(fā)現(xiàn)問題、改善不足。然而,頒發(fā)“蝸牛獎”只是邁出了治懶治庸的第一步。政府部門不作為、慢作為,有的是能力問題,有的則是態(tài)度問題,開出的“處方”理當不同。如前所述,如果沒有丟票子、丟位子的風險顧慮,如果沒有黨員信仰宗旨的自覺認識,沒有三嚴三實的行動作風,單憑“蝸牛獎”的羞赧效應,還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不作為、慢作為甚至亂作為的真問題。 干部“較真”,百姓才能“叫好”。當下,正值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之際,每一位黨員干部都應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摒棄“工作不盡全力,差不多即可”的為官陋俗,告別“拉鋸不見末,出工不出力”的舊習;每一個基層組織對存在問題不能視而不見,更不能諱疾忌醫(yī),才能鞭打“蝸牛”成為“奔?!保蜷_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新天地、新氣象。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