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成人免费国产|2021国产精品夜夜|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尤物蜜芽国产成人精品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软件|色噜噜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视频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治電信詐騙用“重典”

2016-04-12 09:23:46?張漲?來源: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讓電信網絡詐騙成為“過街老鼠”,不僅要體現(xiàn)在態(tài)度上的“人人喊打”,更要落實在行動中的“人人爭打”,才能釜底抽薪,治標治本。】

近日,公安部發(fā)出A級通緝令,首次公開通緝十名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逃人員。公安機關希望社會各界提供有關線索,同時檢舉、揭發(fā)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從“猜猜我是誰”到“我是你領導”,從“航班信息變更”到“銀行卡透支”,公眾對于電信詐騙不斷翻新的招數(shù)深惡痛絕。除了常被垃圾短信、詐騙信息騷擾外,一不留神就可能踏入騙子精心編制的陷阱。公安部統(tǒng)計顯示,近十年來,我國電信詐騙案件每年以20%~30%的速度快速增長,2015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件59萬起,同比上升32.5%,共造成經濟損失222億元,個案被騙最高金額接近4000萬元,讓人咋舌。此次公安部通過發(fā)布A級通緝令的形式,通緝10名特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在逃人員,充分說明了國家整治電信網絡詐騙的態(tài)度和力度。

首先,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相關職能部門決不可缺位。電信網絡詐騙受害者眾,唯有公安機關、工信部門等機構及時出手,方能為百姓鑄就防騙“防火墻”。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電信網絡詐騙手段早已“升級換代”,偽基站、手機病毒等成為新型犯罪手段。近日央視報道發(fā)現(xiàn),一些不法賣家采用這些方法只需5分鐘就能盜得上千條銀行卡信息,不僅卡主姓名、身份證號等一應俱全,甚至還知曉其取款密碼,信息泄露之嚴重遠超想象。可見,偽基站、黑wifi、手機木馬等高科技犯罪手段的應用,比傳統(tǒng)的“內鬼泄露”更加可怕。因此,相關部門針對這些新手段,也要及時為防騙“防火墻”打補丁、早升級。

其次,通信運營商、銀行等第三方也要負起責來。舉例而言,大部分電話、短信詐騙都有一個共同點,通過偽裝成銀行或親朋好友等正規(guī)號碼來實施詐騙。通訊運營商發(fā)揮過濾作用,屏蔽改號行為,不僅是公眾的呼聲,更是自身責任:2014年深圳一市民被騙44萬元后,以運營商收取來電顯示費卻不能提供準確信息為由,將其告上法庭,最終法院判決運營商承擔20%的責任,賠償8.8萬元。而銀行系統(tǒng)也不能置身事外,詐騙分子為了快速提取贓款,往往會大量開設賬戶。銀監(jiān)會已發(fā)文規(guī)定,同一客戶在同一商業(yè)銀行開立借記卡不得超過4張,落實好相關規(guī)定,對異常賬戶加強甄別,方能切斷詐騙者的“財路”。

再次,公眾提升防騙意識,對匯款、轉賬等信息多留個心眼,不要輕信中獎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也須時刻牢記。雖說騙子的手段越來越多,但萬變不離其宗,要么要誘導輸入身份證號、取款密碼等關鍵信息,要么就要誘使手機、網絡用戶點擊鏈接、下載木馬病毒等。對這些行為多一些謹慎,就能少給騙子留下可乘之機。同時,很多老套的詐騙方式如“重金求子”等,仍然有大量受騙者。可見,加強相關防騙案例宣傳,尤其要針對容易成為詐騙對象的中老年人、農村地區(qū)等形成無死角的防騙宣傳全覆蓋。

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必須采取聯(lián)防聯(lián)治、跨部門合作的方式。公安部門對相關犯罪在逃人員首發(fā)A級通緝令,在為其點贊的同時,更要呼吁其他職能部門和社會力量都拿出更堅決的態(tài)度、更強大的力度,全方位、全鏈條對電信網絡詐騙施壓。讓電信網絡詐騙成為“過街老鼠”,不僅要體現(xiàn)在態(tài)度上的“人人喊打”,更要落實在行動中的“人人爭打”,才能釜底抽薪,治標治本。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