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海峽兩岸中華文化特色課觀摩研討會”上獲悉,廣州市天河區(qū)每年投百萬元實施經典教育,是國內第一個將經典教育納入課程管理,并將教育部經典誦讀上升為經典教育的中華文化經典教育試點區(qū)域。 教育離不開讀書,尤其是對在校學生而言,利用課余時間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籍閱讀,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今后的志趣和品味。隨著手機閱讀、電子書等各種類型的閱讀載體出現(xiàn),學生哥讀書的方式越來越多種多樣了。但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閱讀方式多種多樣,閱讀材料浩如煙海,才更需要在閱讀內容方面去粗取精,畢竟學生的精力有限、判別力有限,很多時候需要老師、家長等成年人做些指導。在最適合讀書的年紀里多讀些經典,總比把時間花在粗制濫造的網絡小說上好。因此,天河區(qū)花大力氣實施經典教育,在引導學生培養(yǎng)閱讀品味方面主動作為,值得點贊。 俗話說“開卷有益”,但開的“卷”不同,讀后有多少“益”也大不一樣。當然,為了盡可能地獲得各方面知識,在學生時代廣泛閱讀各類書籍是一種可取的閱讀態(tài)度。但這必須建立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比如習得基本的思維方式、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等。否則,讀書再多也可能收獲甚微,甚至陷在了書的“迷宮”里,缺乏自己的理解和鑒別,被不同作者牽著鼻子走。而在打基礎方面,經典閱讀無疑可以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讀國學經典,除了提高古文水平和作文水平、豐富歷史知識外,還能在字里行間體會仁義禮智信等傳統(tǒng)美德。諸如《史記》《孟子》《唐詩三百首》《古文觀止》等歷經時間沉淀的經典著作,不僅散發(fā)文字音韻之美,還能教人思辨、陶冶心性;而閱讀西方經典,了解西方哲學思潮演化以及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歷程,也能極大拓寬視野,形成科學嚴謹的思維方式。諸如《蘇菲的世界》《時間簡史》等一系列名作,讀起來既有趣味,其內涵也發(fā)人深省,頗有啟迪。 除了這些中西方經典要多向學生哥推介外,為了加強學生對地方歷史文化的了解,還有必要篩選出一批本土文化教材。廣州是嶺南文化名城,嶺南文化究竟是如何發(fā)展演變?出現(xiàn)過哪些大文豪?各有什么名句名篇?恐怕相當一部分學生都答不上來。讓學生多了解一些自己家鄉(xiāng)的過去,不僅于提高成績、增長知識有益,更有助于加強不同代際之間的文化傳承,增加對嶺南文化的文化認同。 無論在什么時代,有一個閱讀的好習慣都將受益終身,這早已是無須再證明的真理。但從學生時代就培養(yǎng)起閱讀的好品味,讓學生多讀一些經典,可能還需要學校、社會、家長再主動一些,幫助孩子們把握住他們人生最好的讀書時光。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