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天鎮(zhèn)縣的很多農民發(fā)現,自己竟然莫名其妙背上了貸款且逾期未還,貸款銀行是天鎮(zhèn)縣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社,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人因為擔心自己遭遇同樣的事情,紛紛到當地人民銀行排隊查詢。(7月13日《京華時報》) 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明明當地農民大面積“被貸款”,無論是銀監(jiān)部門、當地人行,還是當地公安等部門都表現出毫不關已之態(tài),也沒有任何部門站出來表態(tài)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這是一種極其不正常的現象。現在媒體報道了,輿論關注了,事件的走向是否會與當前頻發(fā)的“跑證”事件一樣,在沒有媒體和輿論的介入時,任你當事人跑斷腿都沒有個解決方案,一旦媒體和輿論關注后,事情就會得到空前的重視,解決的速度也會讓你意想不到,最后是事情不但得到圓滿解決,而且有關主管部門或當地官員會對受害者有個代表性的誠摯道歉。 “被貸款”不僅僅是簡單的冒名貸款的問題,關系的卻是破壞正常金融秩序、農民信譽被侵和國家有關惠農補貼被冒領、政策被盜用等問題,往輕里說是天鎮(zhèn)縣信用聯社內部管理混亂、領導參與貸款詐騙行為,往深里挖可能掀開的是基層銀行違法、違規(guī)等問題的冰山一角。這種猜測并非危言聳聽,從近期屢曝銀行部門騙貸、騙存、儲戶存款被冒領等事件不難看出,銀行管理其實已經是千瘡百孔,已經到了讓百姓感覺到存錢入銀行就像放進了馬路邊上的保險柜,表面看很保險,實則毫無安全可言。 農民兄弟向當地多個部門投訴、求助,但一圈下來,最后得到的結果卻是“這個還得靠聯社自查”,這是一個多么具有諷刺性的結果?。磕切┮惠呑幽槼S土背朝天,視信譽為天的農民兄弟,要不是真急了,也不會扎堆跑銀行、跑政府、報案,他們當中大部分人到現在都不明白,為什么自己連個大花銷都沒有就背上了貸款?而這個謎一樣的事實在投訴無門的現實面前,讓他們有了欲哭無淚感。 當地有關部門、有關領導何時方能高度重視呢?當然,媒體報道了、輿論關注了,相信當地政府會很快介入,也會有個妥善的處置方案,接下來更會有高效率的維穩(wěn)措施,但千萬別又落入輿情應對的俗套,千萬別再以“有關部門領導高度重視”、“向農民兄弟深表歉意”收場,畢竟農民頻繁“被貸款”,不是簡單地農民身份信息、信譽被盜用問題,其背后還有很多更深層次的問題亟待解決,唯有挖出真相、找出漏洞、追源問責,方能撫慰農民兄弟那顆受傷的心,也是恢復當地銀行業(yè)信譽的唯一途徑,更是確保當地社會穩(wěn)定的重中之重。 |
相關閱讀:
- [ 07-13]農民“被貸款”,貓膩在哪里?
- [ 08-16]村民“被貸款”原因何在?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