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與哈佛大學簽訂了金額為1500萬美元的“SOHO中國助學金”協(xié)議一事,引發(fā)網絡熱議。不少人提出疑問,國內致富的地產商為何助學國外而不選擇中國高校。(7月24日《新京報》) “為何不捐國內高校?”這樣的追問并不陌生。2010年,中國畢業(yè)生張磊向其母校耶魯大學捐款,在國內就曾引發(fā)不小的爭議,甚至演變?yōu)閻蹏c不愛國之爭。 將潘石屹向哈佛捐贈,標簽化為“把錢捐給國外”并不準確。哈佛大學并不能等同于美國,作為私立高校的美國,其接受的捐款來自世界各地。潘石屹的錢嚴格說是捐給教育與學校,而非國家。而教育的發(fā)展,本應該是無國界的,其增益是面向整個人類的文明進步。 富人捐款,多與少,向誰捐,在國內的爭議歷來就不少。爭議背后所暗藏的一個重要認知傾向是:富人捐款是無條件的,且要捐向災區(qū)、社會底層才算是真正的慈善。就全球的慈善現(xiàn)狀來看,將慈善僅僅理解為對貧窮之人的扶持,其實是相當狹隘的。慈善確實可以作為改善社會底層困境的一個重要力量,但這首先還是國家保障的責任。而將慈善與國家責任混為一談,正是我們這里富人慈善引發(fā)爭議的一個重要來源。 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融合,慈善無國界的特點將越來越明顯。抱著“慈善國界論”的狹隘民族主義傾向,也將越來越被證明為落后并逐漸式微。因為,慈善從來都是面向整個人類文明,社會越開放,享受到的慈善增益也就越來越多,反之,則只能加劇自身孤立。因此,追問“為何不捐國內高校”,本身就是不健康的慈善文化的一種投射。而“為何不捐國內高校”的疑問能夠產生,本身就已經提供了太多的答案。 |
相關閱讀:
- [ 07-25]升級慈善超市要多修“內功”
- [ 07-22]良性互動也是慈善運作的基礎
- [ 07-21]兩種慈善方式的一次撞擊
- [ 07-04]點名式慈善要不得
- [ 07-01]慈善不能只肯為煽情故事埋單
- [ 06-27]陳光標一定要到紐約做慈善?
- [ 06-26]陳光標做慈善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
- [ 06-20]“二維碼”隨手慈善讓小額募捐更容易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