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作協(xié)主席方方近日發(fā)微博稱:“我省一詩人在魯迅文學獎由省作協(xié)向中國作協(xié)參評推薦時,以全票通過。我很生氣。此人詩寫得差,推薦前就到處活動?!敝蠓椒接痔峁┝瞬糠衷娋?,網友確定這位湖北詩人名叫柳忠秧。日前,柳忠秧回應質疑稱“一切都得以法律做證據”,“讀懂我的詩才有資格說話”,并誓言“要跟她戰(zhàn)斗到底”。 文學藝術免不了爭議,一切討論都是自由的,我們也相信好的作品經得起質疑和推敲。有沒有觸犯權利,是否涉嫌誣告,這也的確可以通過法律途徑解決。至于讀不讀得懂,這并不重要,詩歌縱然是個人心靈的獨白,一旦變成出版物,就是給人看的,讓人評頭論足的,盛贊或者批評之聲都無法為作者左右。就算不是一個作協(xié)主席,只是一個不懂文學的門外漢,想必也有資格說上幾句不中聽的話。 當然,這事件不止關乎文學藝術之爭,更涉及文學獎是否存在貓膩的問題。中國大大小小的獎項不少,但關于得獎門道、貓膩、作假的說法同樣多,魯迅文學獎、茅盾文學獎也不能幸免。在業(yè)界,某某四處活動打通了關系而拿獎,這類傳聞時或有之。在外界,普通人眼中,的確不少封獎的作品日后成為經典,但同時也有不少“讀不懂”的東西披著大獎的光環(huán)走向市面,讓人難辨好壞。到底有沒有貓膩呢?我們無法輕下判斷,但歡迎把這類事情挑明了說,讓那層窗戶紙捅破,把是非真假放在臺面上求公斷。 文學獎奠定于一定的藝術標準,這個標準靠業(yè)界拿出來,代表著業(yè)界的共同認可,評獎往往是專業(yè)活,是“讀得懂”的行家操作。形象的說,文學獎是文學界推出集體認可的優(yōu)秀作品,向社會公眾推廣。但是,往往我們的一些行業(yè)不是藝術圈、專業(yè)圈,而人情圈、關系圈,內部沒有什么共同標準,只有你好我好的一團和氣氛圍。作家之間虛情假意的吹捧,學者搬出前沿理論佐證敗人胃口的作品,眾星捧月推出的卻是三流作者,這些現(xiàn)象并不罕見。熟人走到了一起,“客套病”泛濫,有時候根本不用去打點、走關系,人情脈絡自然而然運作,評獎變成了禮品,評獎者在內部分起了果實,大家習以為常,久而久之甚至認為是自然之理。這樣的醬缸文化,倒是需要沖蕩一下,一些心照不宣的東西就是需要挑明了說說。 人們常說,優(yōu)秀經典是時間篩選出來的,但如果一個社會連做出真實、正直評價的行家都稀缺,連一個至高級別的獎項都可能會被烏七八糟的氣氛敗壞,只怕時間也只能刷選出垃圾。當一個個作家、理論家都活在稀泥里面,礙于面子,講人情世故,在評獎桌上、在電視機前、在報紙上對一些爛俗的作品表達稱贊,整個社會的文學欣賞能力都被他們干擾、拉下了。在這個意義上,文學獎的貓膩,意味著文學辨別能力的蛻化,意味著大眾根本不知道當下出產了一些什么好作品,不知道有什么值得一看的,因為基本的文學嚴肅趣味在文學的體制內、行業(yè)內、業(yè)界內就率先瓦解了。 把可能的貓膩、作假挑明了說,沒什么不可以。是好是壞,可以自由爭論,臺面上明刀明槍地“單挑”,都值得鼓勵。只要不活在一攤淤泥里面,熏染在醬缸里面,總還有分辨是非好壞的機會。我們歡迎方方的這類舉動,也期待柳忠秧在公開回應與質辯中為自己的詩作藝術正名。 |
相關閱讀:
- [ 04-21]一位純粹意義上的作家
- [ 04-09]路遙文學獎,真誠不能保證專業(yè)
- [ 03-25]莫言的“狂不起來”是一種境界
- [ 02-12]不是所有的不屑都叫清高
- [ 01-14]別打著“路遙文學獎”的名義糟蹋路遙
- [ 10-14]諾獎帶來的文學熱能持久嗎
- [ 10-08]又到諾獎季,莫言家的“蘿卜”可安好?
- [ 06-03]為何幾個字的小說作者能獲國際文學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