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依靠民企,關鍵要“破門”
www.fjnet.cn?2013-11-05 08:06? 李 龍?來源:廣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政府要信任民企、依靠民企,首先要開“門”接受民企。大幅取消投資審批事項,盡量縮減投資項目核準,金融、鐵路等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放寬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條件…… “中國經濟的信心很大程度上來自企業(yè)家的信心,而企業(yè)家特別是民營企業(yè)家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信任。”“今天把你請來座談,就代表著我們的信任。對民營企業(yè)家,政府不僅信任,還要依靠!”10月3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南海主持經濟形勢座談會。輪到馬云發(fā)言時,這位淘寶網創(chuàng)始人的建議直來直去,李克強的回應則堅定溫暖。 馬云的發(fā)言很實在,確實,對中國民營企業(yè)家來說,最大的資源就是政府的信任,因為有了政府的信任,不僅可以和國企平等競爭,還可以和國企一樣享受眾多優(yōu)惠政策;而總理的回應也很實在,政府不僅要信任民營企業(yè)家,還要依靠民營企業(yè)家,進一步凸顯了民企的地位和作用。 民企發(fā)展到了今天,已變得不可或缺。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民營經濟非國有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2%,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的59.9%,目前,民營經濟在GDP中的比重超過60%,占稅收比重約為50%,占就業(yè)比重約為80%??梢姡趲泳蜆I(yè)等方面,民企已遠超國企。 然而,從馬云的發(fā)言中至少透露出兩層意思:一方面是民企和國企并沒有平起平坐,機會的不平等帶來的是市場的不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則是政府對民企的行政審批權過多,“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仍然存在。 無可否認,破解民企“不公平待遇”、打破各種“門”,國家出臺了不少政策,比如說,國務院繼“非公經濟36條”頒布5年之后,2010年再出“新36條”,進一步拓寬民間投資的領域和范圍??墒?,“非公36條”執(zhí)行效果不盡如人意,“新36條”則基本處于空轉的狀態(tài)。反而是國企“做大做強”的聲音不時耳聞。 當然,國企可以做大做強,但問題是不能擠占民企的空間??涩F(xiàn)實是,橫亙在民企面前的“玻璃門”、“彈簧門”以及“表面迎進去,實際推出來”的“旋轉門”還有不少。表面上看,并沒有明確的文件、規(guī)定把民企攔在“門”外,但到了招投標,民企就是比央企、國企矮半截,就是破不了那扇“門”。 如何“破門”?關鍵在于政府“開門”?!伴T”又在哪里?廣州市政協(xié)委員歷時兩年制作的一個投資項目審批“萬里長征圖”,呈現(xiàn)項目從立項到審批經20個部委、蓋108個章、799個審批工作日的艱難歷程,就是很好的說明。類似這些行政審批的“制度化關卡”擋在民企面前,民企很難經得起折騰。 因而,政府要信任民企、依靠民企,首先要開“門”接受民企。大幅取消投資審批事項,盡量縮減投資項目核準,金融、鐵路等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放寬公司注冊資本登記條件……路徑很清晰,問題還是“老問題”,能不能真正實現(xiàn)?其次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敢于向既得利益集團開刀,讓民企獲得更多和更公平的機會。時下在某些壟斷領域,既得利益集團成了改革的最大阻力,如何讓它們愿意在市場上分一杯羮給民企,需要政府拿出更大的勇氣;最后則是用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細致的服務環(huán)境,讓民營企業(yè)家安心做大做強民企,從而激發(fā)更大的市場活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4]李克強三大施政要點:尋求平衡 力推改革 護航民企
- [ 10-18]重慶一年現(xiàn)10余抱團式民企“航母”百億資金扎堆金融
- [ 10-04]多家大型民企提交辦銀行申請 民營銀行春天來了嗎?
- [ 10-04]多家大型民企提交辦銀行申請:民營銀行的春天來了嗎?
- [ 09-25]北京超60%路側停車位收費管理歸一家民企壟斷
- [ 09-18]黨報曝民企節(jié)日禮單:打點一般官員送三千至五千
- [ 09-09]欲破民企玻璃門,先啃行政壟斷硬骨頭
- [ 09-01]娃哈哈“萌生去意”拷問政府與民企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