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群眾找麻煩”應成公權自覺
www.fjnet.cn?2013-10-14 09:35? 李劭強?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只有“不給群眾找麻煩”成為制度共識,尊重公眾的權利才能成為一種觀念上的自覺,并最終貫徹、落實到行為中。 “誰給人民群眾找麻煩,我們就一定讓他有麻煩!”針對10月11日晚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曝光河北省武邑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隊工作人員態(tài)度粗暴、刁難辦證群眾的問題,河北省省長助理、省政府黨組成員、公安廳廳長董仚生12日如此表示。(10月13日《東方早報》) 在《焦點訪談》報道了兩起辦證難的典型事件之后,兩地相關部門和有關領導立刻行動起來,對給群眾“找麻煩”的辦事人員進行了問責和處罰。這種雷厲風行的應對姿態(tài),讓人們看到了當地領導對事件的高度重視,以及對群眾路線的深刻理解。對于這種姿態(tài),公眾當然舉雙手歡迎。 其實,“不給群眾找麻煩”,應是公務人員時刻銘記于心的一個常識。作為公務人員,其基本的職責是提供公共服務,并保證服務的質量。在提供服務的過程中,公務人員手中確實掌握著一定權力,但這種權力實質上是公眾賦予的,因此,在百姓面前,掌權者必須保持足夠謙遜。所以,公務員不僅不能給群眾找麻煩,反而應該竭盡全力地滿足群眾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周到而熱情的服務。 這本是一個毋庸多言的常識,但很多基層公務人員卻沒有這種意識。這種常識變形,一方面來自權利的勢弱。盡管公務員在理論上是為人民服務的人員,但是在現實的語境中,他們的權力卻可以凌駕于權利之上。當權力表現出霸道和蠻橫時,當權力伸出貪婪的手想要索取和尋租時,被欺凌的權利可能沒有維權的“還手之力”。 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在行使權利的時候,總想著走捷徑和使用潛規(guī)則,對權力表現出過于諂媚的一面。這種不良風氣,也會使一些掌權者失去理性,變得高高在上。于是,一個原本很清楚的常識,在現實中成為稀缺的認識。 此次,雖然兩地的處理和應對速度讓人感嘆,但一個擔憂也會隨之產生:如此嚴肅處理,是否僅是因為《焦點訪談》的報道,是否僅是因為公眾輿論的壓力,抑或正好趕上實踐群眾路線的關鍵時期?正因如此,公眾在為地方政府快速處理“點贊”時,也會擔心一個問題:不給群眾找麻煩的共識,如何穩(wěn)固下來,成為制度自覺? 概括來說,這需要將共識制度化,讓常識成為制度共識。首先,要簡化權力審批。“不給群眾找麻煩”不是一句空話,很多時候找麻煩不僅是因為辦事人員素質較差,還因為制度設計脫離實際過于繁瑣,以及公務人員對權利的附加要求太多。如果權力不主動放權,不簡化權力審批,則權利實現的過程就沒有那么簡單。 其次,必須給那些被找麻煩的群眾,足夠的維權渠道和話語權,讓他們有地方說出自己的遭遇和要求,并且讓這種遭遇和要求成為需要重視的議題。 此外,必須對何為“給群眾找麻煩”作出詳細規(guī)定,并對給群眾找麻煩者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guī)定,以保證任何給群眾找麻煩者,都等于自找麻煩。 只有“不給群眾找麻煩”成為制度共識,尊重公眾的權利才能成為一種觀念上的自覺,并最終貫徹、落實到行為中。否則,在那些輿論監(jiān)督尚未覆蓋、社會監(jiān)督尚不到位的場合,蠻橫的公務人員很可能依然會經常“給群眾找麻煩”。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4]用“常態(tài)問責”杜絕“權力玩弄百姓”
- [ 10-12]北漂小伙返鄉(xiāng)6次辦護照 補5張證明多跑3000公里
- [ 10-11]境外辦中國護照降至每本200元 15個工作日內簽發(fā)
- [ 06-28]43城市外地人下月起可就近辦護照
- [ 06-28]7月起外地人可就近辦護照 福廈泉等43個城市實行新政
- [ 05-28]北京籍辦護照可網上預約 取證時間縮短至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