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為何不要城市戶口?
www.fjnet.cn?2013-09-27 08:33? 喬 杉?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因為農民工市民化和土地財產權利掛鉤,在重慶、四川成都等地的戶籍改革試點中,出現(xiàn)了逆城市化的現(xiàn)象。一些農民工不愿意要城市的戶口,甚至很多原有城市戶籍的人口,希望換成農村戶籍,以分得田地,享受城鎮(zhèn)化帶來的紅利。 簡單地說一些農民工不愿意要城市戶口,其實并不準確。對于他們而言,既希望擁有城市戶口,也希望能夠保留鄉(xiāng)下的土地。不要城市戶口,只是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之下的無奈選擇。這里對應的,就是城市化的融入成本問題。 農民工融入城市,與原住市民不同。一個市民,如果長久生活在一座城市,總會有一點積累。而一個農民工在融入城市之前,他以及他的上一代或幾代人,都屬于農村,一輩子甚至幾輩子努力取得的物質積累全留在農村。在城鄉(xiāng)倒掛的背景下,他們在農村的積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而且他們還沒有什么保障,難以應對未來的風險。就拿房子來說,絕大多數(shù)城里人總有容身之處,可農民工不同,來到城市之初一無所有,更不要提房子,他們融入城市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不久前,有一位經(jīng)濟學家曾對湖北省6個三線城市進行了調研,認為農民工市民化有六項成本,包括隨遷子女教育成本、醫(yī)療保障成本、養(yǎng)老保險成本、民政部門的其他社會保障支出、社會管理費用和保障性住房支出。有測算稱,一個典型農民工市民化(包括相應的撫養(yǎng)人口),所需的公共支出成本共約8萬元。這里肯定沒有算上住房。當下社會,連城市里的原住市民購買一套房產都很吃力,農民工融入城市的住房問題,顯然更難。 農民工融入城市,原始積累從何而來?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城鎮(zhèn)化的推進,隨著農村改革的進一步放開,他們有了獲得財產收入的可能。過去,農民的承包土地,要么自營,要么拋荒,而現(xiàn)在則可以進行資產運作。隨著土地股份合作特別是家庭農場的破冰,農村土地逐漸 走向集中經(jīng)營。對于一些農民來說,他們雖然人在城里,但鄉(xiāng)下土地可以租給他人,自己可以從中獲取租金收入,這部分收入一定程度上貼補了融入成本。 推進城市化的最大阻力是融入成本,不解決這個問題,就很難有大規(guī)模農民融入城市。目前出現(xiàn)的土地財產收入,雖然并不能完全解決融入成本問題,但畢竟有所助益。如果在城市化過程中,尊重農民的土地財產權利,讓農民獲得土地紅利,應該就不會出現(xiàn)農民不要城市戶口的問題。 城市化的過程,是農民融入城市的過程,這種融入應該是溫情而非悲情的。重視并解決融入成本問題,讓農民有更好的進城條件,這才是真正的城市化,也才是最容易得到認可的城市化。(福建日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