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式體檢”哪來“千萬元節(jié)省”?
www.fjnet.cn?2013-08-05 12:00? 司馬童?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去年8月份,浙江臺州市黃巖區(qū)有群眾投訴:星期四、星期五連續(xù)兩天上班時間,去某單位辦事,結果上班者寥寥無幾。作風辦一查,原來是該單位組織干部職工到杭州體檢去了。記者了解到,類似的“旅游式體檢”,已成為一些機關單位和國有企業(yè)的“隱性福利”。社會上更有商家打出“體檢+旅游”服務項目,承攬生意。(8月2日《西安晚報》) 借異地體檢之名,行變相旅游之實,一些公家單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損公肥私能力之強,由此可見一斑。西安媒體刊載這則報道,其實援引的是新華社的消息。且有另一篇報道稱,為了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控制“三公經費”支出,黃巖區(qū)今年將行政和事業(yè)單位組織體檢嚴格控制在區(qū)內醫(yī)院,由此節(jié)省財政支出近1000萬元云云。 不難理解的是,新聞媒體之所以一邊“舊事重提”,揭出“旅游式體檢”的典型事例,一邊又趕忙輔之以“千萬元節(jié)省”的表揚式措辭,無非是照顧到了被點名地區(qū)的“面子”,使之不致過于難堪。但照顧往往相當于一種掩飾,需要讀者受眾不為干擾地去窺出端倪、洞悉實質。譬如,我就很想問上一句:“旅游式體檢”哪來“千萬元節(jié)省”? 在一些知名旅游城市和風景名勝之地,短則一兩天、長則兩三天的“旅游式體檢”,何以總能吸引許多公家單位舍近求遠、趨之若鶩?記者假裝咨詢,探得了其中的“走賬”秘訣:一種是體檢費和旅游費分開開發(fā)票,分別支付,但旅行社開的發(fā)票“不太好看”;普遍在用的第二種方法,就是將體檢費和旅游費“打包”支付給體檢中心,由他們轉付給旅行社,發(fā)票則統(tǒng)一開“體檢費”,報銷就不會出問題了。 由此可見,將體檢費和旅游費“打包”的瞞天過海之招,恰恰是許多“體檢式旅游”紛紛出籠的根源所在。但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妥然入賬”,其實等于違反規(guī)定的“虛報支出”。而這些取之“虛報”、用之“旅游”的國家公帑,原本就不該被騙取和私享;即使如今有關部門亡羊補牢、扎緊了“籬笆”,又怎么能說是“千萬元節(jié)省”呢? 一是一,二是二。在“八項規(guī)定”和整肅“四風”的時勢要求下,各地對或明或暗的“旅游式體檢”,來一番細細“體檢”,并做到嚴格禁止,這當然值得稱道和贊許。然而,“洗洗澡”、“治治病”不見得非要“吃顆糖”、“戴朵花”,就像臺州黃巖區(qū)那樣,先要套上一圈“千萬元節(jié)省”的虛榮光環(huán)。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對正視問題的猶抱琵琶和忐忑踟躕,或許正隱喻了其對根除頑疾的用心不一、用意欠堅。 我倒覺得,“旅游式體檢”既然屬于損公肥私的濫耗公帑行為,那么不管它是否“時過境遷”,都應讓違規(guī)享受者“吃了給我吐出來”。惟有這樣的“肉痛教訓”,方能更顯懲誡之效。不知“黃巖區(qū)”們以為然否?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1]“異地體檢”多為借機旅游 “隱性福利”催生“體檢經濟”
- [ 07-30]長沙將為全市65歲以上老人進行免費健康體檢
- [ 07-29]公務員體檢政策調整 浙江部分公考狀元因心率落榜
- [ 07-25]給“沉睡的規(guī)定”做下“定期體檢”
- [ 07-20]18歲小伙為通過征兵體檢1月減肥33斤
- [ 07-17]結直腸癌等發(fā)病率躥升 多數職業(yè)體檢無法查出癌變
- [ 07-11]男子冒充醫(yī)生帶高科技下鄉(xiāng)義診 體檢儀器竟是DVD
- [ 06-28]浙江14名考生疑公務員體檢不公 官方稱正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