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過馬路”作風別再“中國式”
www.fjnet.cn?2013-04-19 17:25? 老 癸?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對于“中國式過馬路”亂象,行人中的帶頭違規(guī)、屢勸不改等較惡劣行為,廈門也準備開罰了——— 10元。(據(jù)4月18日海峽導報) 過去幾十年來,幾乎沒有幾個人把闖紅燈也當成“犯法”。而警察處理起來也十分“人性化”,如果地方有什么大型活動,上級領導有專門的指示,處理起來就相對比較嚴厲。但如果“平安無事”,警察會更加“人性化”。傳統(tǒng)上習慣的做法是“批評教育”。有時連“批評教育”也免了。過馬路闖紅燈也就成了“不闖白不闖”,我們的“中國式過馬路”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中煉成了。 對于闖紅燈,如果初始就能像管理機動車一樣對待行人,行人還敢于像今天這樣“中國式”嗎?眾所周知,新加坡被稱為世界上最干凈的城市,行人在路上別說亂扔垃圾,就是隨地吐痰,不僅要承擔數(shù)千元罰款,嚴重的還有可能挨鞭子,甚至坐牢。正因此,新加坡公民不僅養(yǎng)成了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各國游人到此也會自覺遵守。這個實例就說明,任何好習慣、好作風的養(yǎng)成,都離不開最嚴厲的制度約束。 而我們恰恰在這方面又創(chuàng)出來一個“中國式”。不管是執(zhí)行制度還是改變作風,都是一陣風,在風頭上,各種制度執(zhí)行雷厲風行,上上下下鐵面無私,違章違紀更是嚴懲不貸,各種現(xiàn)象也能煥然一新。但是一段時間過去,風頭一過,不管是政策制度還是執(zhí)行人就都“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 這種“一陣風”的工作方法,就是“中國式”的工作作風,也是“中國式過馬路”的癥結所在。久而久之,一些法規(guī)不僅起不到任何作用,還把群眾隨意違反養(yǎng)成了習慣?,F(xiàn)在我們要致力于改變這種“中國式過馬路”的習慣,種種舉措都非常切實可行,而更重要的就是一如既往持之以恒。因此,在改變“中國式過馬路”的時候,能不能把那種“中國式”工作方法下大力氣改變一下呢?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15]香港“賣旗”啟迪“中國式過馬路”
- [ 04-10]罰單能否醫(yī)治"中國式過馬路"?
- [ 04-10]治“中國式過馬路”可罰但不能全靠罰
- [ 04-09]整治"中國式過馬路"不能只罰"帶頭大哥"
- [ 12-05]美國式過馬路
- [ 12-05]別拿“美國式過馬路”開脫
- [ 12-05]批評“美國式過馬路”沒有意義
- [ 12-04]中國式、美國式過馬路 比比誰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