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jiān)督有合力公車出軌難
www.fjnet.cn?2013-03-26 06:47? 陸文江?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貼上“公牌”,一是方便了百姓監(jiān)督;二是公開機制與問責機制掛起鉤來。根治公車私用,在于把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鐵籠里,讓其回歸公共服務的本位。權力堅守正道,公車開行自然也就不逾矩、不出軌。 “公車私用”怎么治?這是個老大難問題。在改進作風的新背景下,近來各地又紛紛出拳整治這一頑疾。比如,在新疆沙雅縣,全縣270輛公車被統(tǒng)一貼上醒目的“公牌”,并附有監(jiān)督電話和車輛編號,相當于公車打著“身份證”出行,使其動向一目了然。 “公牌”能否遏制“公車”亂跑?至少從目前來看,這一舉措較有成效,老百姓反映學校門口接送孩子的公車沒影了,一些單位的公車費用節(jié)省了兩成。可能有人會納悶,公車上多貼了一個紙牌,為什么就會有這么明顯的變化? “公牌”之所以能起到威懾作用,在于其集中了制度內外的兩種監(jiān)督力量。一是,“公牌”醒目,一車一號,可以很快查到車輛所屬單位,讓公車以可識別性暴露在公眾目光下,這其實方便了百姓監(jiān)督。事實上,3個月里沙雅縣接到群眾投訴幾十起,相對于200多輛公車總量,這個投訴數(shù)量并不少,說明公眾監(jiān)督的熱情已被調動起來。 二是,公開機制與問責機制掛起鉤來。通過通報公車違規(guī)情況、責令部門負責人寫檢查、否決違規(guī)干部的提拔任用等配套措施,用了硬招、動了真格,這無疑會對一些不把私用公車當回事的官員形成震懾力。 百姓盯著,問責追著,由此形成監(jiān)督合力,公車自然難以“出軌”。沙雅的做法不無啟發(fā)。近年來,給公車統(tǒng)一標識、安裝GPS之類的做法,在各地并不少見,但收效不大,其中的重要原因,正在于監(jiān)督不強、執(zhí)行不力。 比如,有的只重內部監(jiān)督、缺少社會監(jiān)督,結果公車使用情況、GPS定位信息只是內部掌握,公眾的舉報投訴因為沒有參與渠道,難以形成制約力量。有的只有信息通報,而無問責跟進,即使曝光,也是意思意思、罰酒三杯。時間一長,治理的力道就打了折扣,官員漸漸也就不以為意,公車照開、私事照辦??梢姡卫砉囁接?,一靠公開透明,二靠嚴格監(jiān)督。 其實,公車私用也是一種權力帶來的福利,根子還在特權觀念作祟、權力運行失范。因而,根治公車私用,在于把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鐵籠里,讓其回歸公共服務的本位。權力堅守正道,公車開行自然也就不逾矩、不出軌。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3-25]公車超標
- [ 03-25]管住公車私用背后的權力
- [ 03-22]公車既要“符合規(guī)定”更要敬畏權利
- [ 03-22]公車違法誰來負責
- [ 03-21]公車自主品牌采購也要遵規(guī)
- [ 03-11]公車改革有助于公交優(yōu)先
- [ 02-28]讓每個人都可以做監(jiān)管公車的“區(qū)伯”
- [ 02-26]被免職“房警”私用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