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生活教育,“月末饑荒”也正常
www.fjnet.cn?2012-10-27 19:58? 馬振國?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最近,記者在對了解到,不少大學生由于超前支出生活費,導致出現“月末饑荒”。對此,專家建議大學生要學會理想消費。(10月26日《楚天金報》) 其實,筆者進入大學之后,也經常遭遇“月末饑荒”??墒牵髮W生遭遇“月末饑荒”,不是因為大學生不知道什么是理性消費,而是大學生就不知道如何理性消費。大學生為什么不知道如何理性消費?這是因為許多學生進入大學之前,缺乏必要的生活教育,才會讓這些在生理早已成年的“大孩子”,根本就搞不懂自己應該如何做到理性消費。 大學生缺乏生活教育的第一原因,那便是家長幾乎包辦了孩子生活中的一切,沒有給孩子留下培養(yǎng)自己理財能力的空間。在很多家長的眼中,即使孩子的年齡在大,還是不懂事的小孩子,還是需要自己的全程照顧。結果,許多學生在沒有進入大學之前,幾乎一個人連一件衣服都沒有買過,我們又怎么要求他們要懂得理性消費呢?雖然父母這樣做,只是出于對孩子的愛,可是什么東西都要有個度。父母對孩子的愛亦不例外,要是對孩子愛的太過,反而會影響孩子的獨立成長,讓孩子日后面對實際生活,也顯得無所適從。 大學生缺乏生活教育的另一個原因,則是我們的基礎教育沒有把獨立感受生活的機會給孩子。在中國,許多孩子只要踏進小學校門,他們便要為各種各樣的夢忙碌起來。從小學開始,孩子們不僅要忙著做各種各樣的家庭作業(yè),還要忙著上五花八門的補習班。在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里,學習幾乎成了孩子日常生活的主題,他們那里還有機會獨立的接觸生活?因而,孩子自跨進大學校門那一天起,他們在生活之中要遭遇到得各種窘況便已注定。 專家建議大學生要學會理性消費。這似乎告訴人們,孩子只要懂得理性消費,便可以告別“月末饑荒”。可是,我覺得這樣的建議,對解決“月末饑荒”只要參考價值,要真正想解決“月末饑荒”以及與之相似的生活問題,還不如在學生在沒有進入大學之前,就通過家庭以及學校的努力,來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生活能力,教給他們各種生活技巧。俗話說“冰凍三次非一日之寒”,大學生不會理財乃是生活教育長期缺位的必然結果,僅僅只靠所謂的理性消費真能解決問題?因此,我們還不如通過正常的教育途徑,讓大學生感受生活,掌握基本的生活能力。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3]莫把“惶恐”當成“矯情”
- [ 09-10]重口味的迎新標語讓校園的天空平添一份鮮活
- [ 08-13]獨立生活不能僅限于“警戒線”內
- [ 08-01]如何才能提升本地人生活質量
- [ 08-01]“生活質量下降”因為外來人口?
- [ 04-12]大停電之后,都市生活需“再校準”
- [ 03-29]新富人群應引領有品質的公共生活
- [ 02-16]當上海的生活成本高過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