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牌門”折射學術會議怪現狀
www.fjnet.cn?2012-07-24 11:19? 任小康?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7月22日,第八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qū)大學校長論壇”在南京大學舉行。然而,就在論壇進行時,一條網友代軍哥哥:“教育不行,玩牌在行!——浙大校長開會玩牌”的微博被迅速傳開,幾小時被轉發(fā)13000多次。(7月23日《深圳晚報》) 網絡兇猛,再次得以驗證?,F實世界里,楊衛(wèi)校長還坐在會議室翻紙牌,而虛擬世界中,他已被批得體無完膚。有人罵他誤人子弟,有人提醒他好好背背浙大的校訓。不可否認,別人在臺上講得認認真真,你卻在臺下用電腦玩撲克,顯然缺乏起碼的尊重,身為人師,對此更應有切身的體味。 不過,很多事物之間都具有多重因果關系,如果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走上來就是一陣亂棍,顯然也有失偏頗。在筆者看來,楊校長在開學術研討會時玩牌,可能還有這些原因:其一,楊校長是納米力學、斷裂力學等理工學科方面的專家,確實對論壇主題“如何共同弘揚中國文化”研究不深,興趣不濃,所以玩牌消磨時間;其二,各式各樣學術研討會泛濫成災,楊校長可能也已厭倦不堪,也需要用游戲來排遣。若從這兩個角度解讀,楊校長在如此高規(guī)格的會場上玩牌,所表現出來的真性情,倒有其可愛的一面了。 楊校長對論壇主題有沒有興趣和研究,我們暫且不論。但對于學術會議泛濫,作為中國著名高校的校長,楊衛(wèi)必定深有體會。有媒體報道,近年來,每年組織的學術交流會議逐年遞增,僅以在我國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數量為例:2006年為792次,2007年為1022次,2008年這一數字猛增到2165次,2009年突破了3000次。南開大學原校長饒子和院士在受訪時也曾感慨:如果所有在中國國內召開的“國際會議”的邀請函都接受的話,一年到頭恐怕不是在會場,就是在趕往會場的路上。 然而,學術會議的繁榮,卻并沒有帶來學術的繁榮。國人夢寐以求的諾貝爾獎非但遠在天邊,就連幾篇像樣點的能拿得出手的原創(chuàng)論文都難得一見,更令人沮喪的是,層出不窮的抄襲、剽竊事件,已讓國人對我國學術界徹底失去了信心。 原因何在?檢視學術會議的幾大怪現狀,我們或許也就有所“頓悟”了:一是官本位味濃。有學者戲稱很多學術會議更像是“一場領導與群眾的見面會”,而且作報告時,大多按照報告人的行政頭銜等身份排序,而不是報告的重要性、新穎性;二是“有研無討”,領導和知名學者高高坐在主席臺上,缺乏平等交流和互動,挖掘不到真正的學術價值;三是部分學術會議打著開會的幌子行“公費旅游”之實。可以想見,對于一個真正崇尚學術、嚴謹治學的人來說,非要把他生拉活扯地請來參加這樣的“學術會議”,能激起他的興趣嗎? 楊衛(wèi)校長會上玩牌,雖有失體統(tǒng),但倘能由此喚起相關決策者重視學術會議背后的真問題,倒也算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了。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美國教育理念實質是古田會議精神的翻版
- [ 04-25]“無會周”后更需“高效會議”
- [ 12-02]還有多少“會議紀念表”在玩“潛伏”
- [ 09-20]會議紀要“商請”法院是權力濫用
- [ 03-15]公民有權利要求會議公開
- [ 03-08]兩會議政應“抓大不放小”
- [ 02-12]會議發(fā)言嚴控拖泥帶水具有導向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