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責周其鳳無益 為孝行喝彩應當
www.fjnet.cn?2012-07-17 08:23? 劉志權?來源:京華時報 我來說兩句
在沒有任何根據(jù)的情況下,將對其觀念的不滿,輕率地轉(zhuǎn)為猜測其炒作,這是典型的輿論暴力。 一則本不該有爭論的新聞引發(fā)了爭論。7月13日,一位65歲的老人風塵仆仆,趕回湖南瀏陽老家為90歲的母親祝壽。祝壽時,長跪不起,母子相擁痛哭,在場者無不為之動容。 中國文化向來重孝。所謂“百善孝為首”,魏晉時有“以孝治天下”之說,如今也間有把“孝”納入官員考核的嘗試,蓋因“孝”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核心,在民間從來都有強大的倫理認同。老人此舉,正該是大力贊揚的例子,為什么會引發(fā)不同的聲音呢? 只因為,他是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北大作為中國大學之執(zhí)牛耳者,因其厚重的歷史,一直承擔著民眾較高的期望。周其鳳卻顛覆了大學校長傳統(tǒng)的儒雅內(nèi)斂學者形象,言行屢引爭議。2011年10月,他本人作詞,以化學為主題,融入了“給力”等網(wǎng)絡用語,譜寫歌曲《化學是你,化學是我》,被指“不倫不類”,甚至有人批評他“不務正業(yè)”。同年底,他在家鄉(xiāng)的一次演講中,談及中西教育制度,貶“美”褒“中”,再次引發(fā)爭議。網(wǎng)民的批評,除了針對周其鳳本人的高調(diào),其實也是宣泄對目前高等教育體制的某些不滿。 但是,無論周校長平時的作為是否“高調(diào)”,無論對其平時的言行是否認同,這次,那些下意識地指責他長跪拜壽的行動“作秀”或者說“肉麻”的人,的確是錯了。 認為“作秀”的人錯了,是因為我們相信血濃于水的親情。在母親面前,周其鳳只是一個兒子。兒子對90歲母親的那一跪,完全符合中國的倫理俗常。在沒有任何根據(jù)的情況下,將對其觀念的不滿,輕率地轉(zhuǎn)為猜測其炒作,這是典型的輿論暴力。 認為“肉麻”的人也錯了。國人向來羞于表達感情,因此,中小學教育鼓勵孩子告訴父母“我愛你”,倡議孩子為父母親洗腳等,都是旨在鼓勵愛的表達。我們一直感慨世風不古,而面對周其鳳這率真的一跪,卻嗔之“肉麻”,究竟誰該反思? 新聞照片里,耄耋老人幸福激動的淚水讓我們感動;周校長此舉,在家鄉(xiāng)傳為美談,成為孝的典范,也不難理解。本來,孝道傳承,既在言傳,更在身教。周校長此舉,又何錯之有? 觀念不同很正常,但應有正確的論辯態(tài)度。要尊重他人,要理性。理性能讓我們就事論事,明辨是非;也會使論辯更有說服力。何不擱置爭論,為周校長的孝行喝彩。 |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16]北大校長周其鳳回鄉(xiāng)為母祝壽 長跪膝前痛哭
- [ 07-16]母親90大壽 北大校長周其鳳回鄉(xiāng)長跪祝壽
- [ 07-16]周其鳳長跪為母賀壽 隨行女攜名包受關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