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人口積分制值得借鑒
www.fjnet.cn?2012-06-01 16:57? 甘滿堂?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福建省公安廳出臺了更寬松的流動人口落戶政策,政策規(guī)定:有穩(wěn)定住所或辦工商執(zhí)照的可落戶縣(市)城區(qū)以外建制鎮(zhèn);居住證滿2年或在居住地納稅滿1年的可落戶縣(市)城區(qū)。另外,勞模、見義勇為者或高職稱、高技能人才準入門檻更低。同時又規(guī)定,以上落戶政策不包括福州與廈門市。 在中國,大城市意味著工作機會較多,收入水平較高,社會福利與教育水平也較高,因此,多數人都想到大城市落戶。如何適應這種需求?受承載力限制,福州、廈門兩市暫不可能實施低門檻的落戶政策,不過,借鑒廣東省的流動人口積分落戶管理制度,有選擇地吸收流動人口落戶,則是可行的。 廣東是我國擁有外來工最多的省份,經濟持續(xù)發(fā)展離不開外來工。為了鼓勵優(yōu)秀外來工長期為地方經濟發(fā)展服務,自2009年初以來,擁有110多萬外來人口的中山市,在全國率先推行流動人員積分入戶制,累積的分值可以換得城鎮(zhèn)戶口或子女入學指標。這項積分入戶制度現已在廣東全省推開,得到各方面的好評。 中山市流動人口積分入戶制度就是制定一個指標體系,給外來工評分,積分達到一定的標準就可以落戶,或得到子女享受城市義務教育的權利。積分入戶指標由3個一級指標構成,即基礎分、附加分和扣減分。這3個一級指標又細化為20個二級指標?;A分指標包括個人素質、工作經驗和居住情況3項內容;附加分指標包括個人基本情況、急需人才、專利創(chuàng)新、獎勵榮譽、慈善公益、投資納稅等10項內容;扣減分指標包括違法犯罪和其他違法行為兩項內容。從實施的結果來看,這項制度讓外來工有機會享受地方社會保障與子女義務教育待遇等市民權利,不僅有利于留住優(yōu)秀的外來工,而且可以引導外來工做一個遵紀守法、樂于奉獻的好公民。另外,流動人口加入積分制管理,可以密切與社區(qū)的聯(lián)系,促進流動人口融入當地社會。 雖然積分入戶制不能解決所有流動人口市民權問題,但這項制度使戶籍制度由整體性排他變成選擇性排他,使高素質、高技能外來人口有機會落戶,這符合社會進步所需。雖然這項制度不是最好的制度選擇,但舍此似乎還沒有更好的選擇?,F在包括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在內的許多地方都在嘗試此舉,但存在大城市門檻過高、中等城市吸引力不足等問題。如北京每年向外來工開放100多個入戶指標,對于400多萬外來工來說是杯水車薪。中山市每年有3000多個入戶指標,現有外來工憑積分申請子女享受義務教育的非常多,指標供不應求,但新的申請入戶者較少,入戶指標寬裕,究其原因,有些外來工怕落戶后失去家鄉(xiāng)的承包地。 近年來,福建省在流動人口管理與外來工子女教育問題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縣級市對流動人口落戶條件相對寬松,但地級市要求較高。以福建省縣域經濟最發(fā)達的晉江市為例,2009年初,當地政府就規(guī)定,符合以下條件的,準予辦理落戶:“進城務工、就業(yè)人員在晉江市連續(xù)居住并辦理暫住證滿五年,與企事業(yè)單位依法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或實際在企事業(yè)單位工作已滿三年,無違法犯罪記錄;大中專以上學歷人員,在晉江就業(yè)并與企事業(yè)單位簽訂三年以上勞動合同或實際工作滿三年的。”對于晉江近百萬流動人口來說,他們大多數暫時還不想落戶晉江,而是希望以流動人口身份享受更多的市民待遇。為順應這種情況,2011年7月,晉江市出臺全新的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規(guī)定持有該證的流動人口可享受22項市民待遇,其享有市民待遇之多,超過廣東省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所規(guī)定的10項待遇。不過,晉江市申領門檻稍高,要求申領人“在本市參加社會保險3年以上”;對于不符合申報申領居住證的,可領取臨時居住證。廣東省則沒有臨時居住證制度。福建省針對外來工子弟入讀公辦學校的政策,是采取就近入學的辦法,但前提是公辦學校要優(yōu)先解決本地學生入讀,有空余指標再向外來工子弟開放。在市區(qū)公辦學校中,由于空余的指標少,申請入讀的外來工子弟多,則采取電腦派位的方法,不考慮學生家長的教育程度、職業(yè)與技能情況。雖然這項辦法較公平,但對于促進外來人口更好地作奉獻,激勵作用似乎有限。 據“六普”資料,我省擁有430多萬外省籍流動人口,大多數分布在福州、廈門與泉州等沿海大城市。在當前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進程中,我省可積極借鑒流動人口積分制等有益經驗,讓更多的外來工有機會更好地享受市民待遇,激發(fā)他們?yōu)樗诘匕l(fā)展服務的熱情和干勁。(福建日報) (作者系福州大學社會學系主任、教授)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