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宰客”更需對扭曲的市場機制“動刀”
www.fjnet.cn?2012-02-06 15:45? 吳 江?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一盤炒青菜賣72元,隨著網(wǎng)友爆料的井噴,三亞宰客事件還在繼續(xù)發(fā)酵。據(jù)《新京報》2月5日報道,2月3日有網(wǎng)友曬出在三亞一家酒樓的消費單據(jù)照片,照片顯示其點了20余道菜,共消費了7997元。其中,酸辣土豆絲57元,炒上青菜72元。對此,酒樓確認幾項菜價與該酒樓一致。三亞市物價局物價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則稱,目前三亞對于時蔬類菜肴并無相關價格指導規(guī)定。 而與此同時,有關宰客的新聞,也不再是三亞在唱“獨角戲”。據(jù)同日的《海峽導報》報道,蘇州游客在環(huán)島路“被宰”一事曝光后,當天,來自溫州的周先生也反映,他春節(jié)期間也在鼓浪嶼遭遇“天價菜單”。周先生說,他們當天開了兩桌,一共20余人,也就點了三只螃蟹、一條海魚、一個大海螺,還有青菜、炒粉等十來道菜,結(jié)果店家要價1.3萬元。經(jīng)過協(xié)商,最終以1萬元刷卡“成交”。目前,鼓浪嶼工商所已介入調(diào)查。 從天價海鮮到天價青菜,從三亞到廈門,“宰客”事件不僅在品類上不斷拓展出新的領域,甚至在地域空間上也在不斷合縱連橫。不過,盡管不斷曝出的“宰客”事件在令公眾瞠目,甚至多少已產(chǎn)生出審丑疲勞,然而,面對這沒完沒了的“宰客”事件,相關部門與商家的態(tài)度卻依舊顯得曖昧。例如,對于天價青菜,三亞方面的回應是“時蔬菜肴無指導價”,因而處理缺乏依據(jù);而廈門的商家則干脆將“皮球”踢給了點菜的“臨時工”。 不僅如此,有道是“法不責眾”,還有句話叫做“存在即合理”。既然“宰客”現(xiàn)象如此普遍,似乎也可作為其合理性的作證,否則的話,若是因宰客而無人問津,豈不早該關門打烊。甚至不乏一些網(wǎng)友也出現(xiàn)了“倒戈”,例如,認為一萬元一餐也沒啥可大驚小怪。畢竟,這年頭天價餐飲的確也并不算稀奇,不僅每個城市都或多或少會有高檔天價的消費場所,從情人節(jié)天價套餐到天價愛年夜飯,動輒成千上萬又何嘗不是家常便飯呢?因為吃到萬元餐便認為被宰,反倒顯得沒見過世面。 的確,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也并不像黑白那樣可以簡單的辨識。既然同一頓飯,張三覺得貴,李四沒準覺得挺劃算,那么,是不是張三覺得貴就可以認為被宰,這事兒的確不能僅憑個人感覺和承受力來下結(jié)論。具體的宰客事件上,假如進了不該進的店,點了不該點的菜,最終卻發(fā)現(xiàn)根本不是自己能承受的消費水準,似乎也不能全怪商家宰客。但天價餐飲是不是有人買得起,有人愿意埋單,便可以歸為市場呢?答案其實同樣是否定的,假如說天價餐飲的背后真的有什么市場規(guī)律的話,那也是扭曲與畸形的市場機制使然。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06]酒店“宰客”,受傷的不只是游客
- [ 02-06]從三亞到廈門,值得反思的宰客樣本
- [ 02-06]旅游市場要擯棄“宰客”式繁榮
- [ 02-02]假日候鳥助長了宰客經(jīng)濟
- [ 02-01]面對宰客的三亞,不慣這臭毛病
- [ 01-31]“零投訴”回應比宰客事件更可怕
- [ 01-31]三亞何時才能無“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