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家庭”不是評出來的
www.fjnet.cn?2012-02-06 09:49? 王 琦?來源:東南網(wǎng) 我來說兩句
在北京,沿用半個多世紀的“五好家庭”稱謂,已經(jīng)悄然更名為“和諧家庭”。由此衍生而出的家庭和諧建設評價指標體系引發(fā)了社會關注,特別是“家有藏書量300冊以上”“經(jīng)常有旅游、聚餐、購物”等標準,成為各方爭論的焦點所在。(2月5日《新華每日電訊》)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只有家庭和諧幸福,社會才能和諧穩(wěn)定。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當下,將“五好家庭”更名為“和諧家庭”,著實體現(xiàn)了與時俱進。不過,“和諧家庭”的盛名之下,這項評選本身卻顯得不那么“和諧”。 網(wǎng)絡上,網(wǎng)友對這套和諧家庭指標體系頗具微詞。有的提出常旅游購物常上網(wǎng)等標準,剝奪了窮人家庭的評選資格;有的批評家庭人均每月用水量不超過8噸,是在變相鼓勵浪費;還有的質(zhì)疑新標準有沒有征求市民意見,是不是所謂的專家學者在辦公室里“拍腦袋”想出來的。 對此,北京市婦聯(lián)表示,和諧家庭評價指標并非一成不變,將通過開展和諧家庭標準網(wǎng)上大討論,進一步修訂完善。不過,修訂完善后的標準,能否更有公信力,被更多的人認同呢?前景并不容樂觀。和諧家庭的指標體系或許沒有向社會征求意見,但即使征求了,結果又能怎樣?恐怕還是大家吵來吵去,你說東我說西,莫衷一是。 列夫·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只是,這種幸福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古代的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放到今天應該算得上是和諧家庭,但當我們卻無法找到一個可操作的標準去描述這種氛圍。“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千個人也有一千個“和諧家庭”。比如,有人覺得“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基石,但在某些單親家庭,照樣可以演繹出人間大愛的溫情故事。 |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12-20]婚姻關系何必嵌入出生家庭的楔子
- [ 11-02]“不孝公務員事件”需反思“家庭之道”
- [ 08-24]鋒芝離婚:幸福家庭求不得
- [ 08-15]婚姻法司法解釋中的未來家庭想象
- [ 07-12]“妻子管錢”更利于家庭和睦
- [ 07-05]家庭矛盾請放下“踢貓效應”
- [ 06-29]國家該給腦癱兒家庭兜底救濟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