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為愛情打辭職官司的看點在哪?
www.fjnet.cn?2011-12-08 15:16? 范子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日前,一起看似普通的辭職事件,因為當事人的博士身份和她獨特的辭職理由,在蚌埠市成了關注的焦點。剛剛學成歸來的女博士王麗(化名)因為辭職未獲批準,將安徽財經大學告上了法庭,理由是在蚌埠找不到愛情,請求法院做出判決。(12月6日市場星報) 女博士申請辭職不成打官司,起訴理由竟然是“找不到愛情”,這讓人聽起來不但感到稀奇,而且多少顯得荒誕。有人說女博士愛情不順要多從自身找原因,也有人指責女博士把培養(yǎng)自己成材的母校告上法庭不厚道,不過,筆者覺得,這起官司最大的看點在于公民權利意識的覺醒。 現(xiàn)行高校培養(yǎng)人才機制講究“忠誠”,并且通過訂立協(xié)議、交納保證金等方式,給重點培養(yǎng)的人才予以約束,頗有點“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意味,這本身也無需過多指責,畢竟在高等教育產業(yè)化的今天,高校也有自身的利益考量。不過,在這一案例中,校方拒絕王麗辭職的做法顯然過于霸道。 當初簽訂的《協(xié)議書》約定:王麗畢業(yè)后應按期到學校工作,五年內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出調動;如王麗不按期回甲方學校工作,或者雖回去,但工作不滿五年即要求調離甲方,均視為乙方違約;乙方如違約,應向甲方支付違約金30000元,并償還學習期間從甲方借支的生活費及其他費用,等等。姑且不論這一約定有沒有“霸王條款”色彩,但既然約定了違約責任,而且王麗也表示承擔全部違約責任,那么校方還有什么理由不放行呢? 女博士為愛打辭職官司,無疑也給社會審視現(xiàn)行高校人才培養(yǎng)、使用機制提供了契機。一方面,在社會越來越開放、人才流動性越來越強的今天,我投入我培養(yǎng)為我效命的人才培育使用模式顯然已經不合時宜,盡管高校必須考慮自身的利益,但高等教育的特殊性也決定了不能像商人那樣市儈,而必須有服務全社會的胸懷;另一方面,人才追求越發(fā)多元化,高薪誘惑、“綁架”留人未必完全行得通,多一些人文關懷,著眼于為其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更注重留“心”相當關鍵,倘若母校關心到其擇偶問題,也許就可以避免這場官司,至少不會有“找不到愛”這樣的雷人理由出籠吧?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6]女博士不斷奶并非應試教育之殤
- [ 06-15]北大女博士夫婦遭雷擊墜崖的警示
- [ 10-15]女博士參加?;ㄔu選是“不務正業(yè)”?
- [ 10-22]當“女博士臥底酒樓寫論文”成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