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大學新生入學的高峰期,有媒體報道顯示,近些年農村生源入名校的機會越來越小,"躍入名門"越來越困難。這種現(xiàn)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9月2日 新京報)
前幾天,我看了一位中學教師在網上了一篇引發(fā)熱議的帖子,說拼爹時代:寒門已難出貴子,這位老師感慨到:20年前寒門出貴子,越貧窮的孩子越珍惜學習機會越容易有出息;20年之后的拼爹時代,精英多出自富裕家庭。一位網友看了這個帖子也發(fā)出同感,"我們小時候讀書,成績好和家庭條件基本成反比。班上同學讀書好的,家里都很窮,大家都要靠知識改變命運?,F(xiàn)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養(yǎng)外,父母都舍得花錢,讀各種培訓班,甚至請私人家教,成績都是錢堆出來的。"他們的看法不無道理,在當前的教育狀況下,孩子要想在高考中出好成績,必須有大的投入,除了金錢還要需要給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當前,大學生的社會階層背景結構,與高中生的社會階層背景是基本同構的,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狀況是高中教育的直接延續(xù)。很多農村的學生在高中升學這個門檻上,就被卡住了,僅有少數(shù)農村孩子能擠進重點高中,得以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有調查顯示,即便在縣城重點高中里,農村孩子的比例也在減少,應該說,重點高中擇校生擠占了部分農村學生入學的機會,使他們失去了上更好大學的機遇。
當然,這種教育的差距不是一天兩天就形成的,實際上從幼兒園開始,孩子教育的城鄉(xiāng)差距就開始拉開了,城市里的孩子從小就可以擇校,學校和家庭很注重孩子的全面發(fā)展,很注重在孩子身上投入,有的從小就周游各地,開拓視野,既重視孩子身體素質的鍛煉和情商的培養(yǎng),又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磨煉孩子的意志,培養(yǎng)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即使不能考上頂尖的重點高中,還可以通過擇校等途徑達到目的。而農村學校師資相對薄弱,農村學生視野相對較窄,很多農村孩子不得不靠擠占時間和題海戰(zhàn)術在考試中勝出,但是隨著現(xiàn)代考試越來越強調綜合素質能力考查,農村孩子原有的優(yōu)勢正在一點點地消失。
筆者認為"寒門難出貴子"的真正原因是教育資源配置的不公平,這種不公平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結果的不公平,因此,出現(xiàn)農村學生進名牌大學的幾率呈下降趨勢是必然的,當然,顯而易見,出現(xiàn)這一問題的關鍵不是高考這種手段,而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過程的差異。
- 2011-08-22“問題食品”泛濫農村,不僅僅是監(jiān)管缺失
- 2011-08-22“問題食品專供農村”暴露什么
- 2011-08-08農村學生的出路何在?
- 2011-08-04新課改農村包圍城市是個偽命題
- 2011-06-30建設新農村就需要“既富口袋又富腦袋”
- 2011-06-27農村老太都不信 嚴打囤地逗誰玩
- 2011-06-24誰來為農村優(yōu)秀生源“加分”
- 2011-06-17“中國夢”離農村學生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