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貴州省六盤水市前副市長、政協(xié)副主席,田萬昌主抓六盤水市公檢法工作多年,維穩(wěn)曾是其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兩年前女兒田小龍被周世立強奸一案遲遲得不到解決,田萬昌最終不得不帶妻女進京上訪,成為六盤水維穩(wěn)官員眼中的“不穩(wěn)定因素”。貴州省委一位負責信訪的官員接待他們時坦言,最好不要告周行賄之事,周能量很大,否則田可能會很危險,“最好的選擇是跟周私了”。(7月8日《新京報》)
縱觀田萬昌攜妻女上訪案,有兩個看點頗耐人尋味:一是曾經(jīng)主抓公檢法部門、負責維穩(wěn)工作的官員,卻因自己女兒被強奸案遲遲得不到解決而不得不加入“進京上訪”的行列,并因此被當?shù)毓賳T視為“不穩(wěn)定因素”;二是以主持正義、為民洗冤為天職的省信訪局官員,對上訪者給出的處理建議竟不是依法辦事的秉公仗義,而是放棄原則、息事寧人的“私了”。這不能不說是法治社會的尷尬與悲哀。
信訪是人民群眾表達意愿、反映訴求的法定權益,多數(shù)情況是申訴者在窮盡向職能部門求助努力之后的無奈選擇,曾被人們譽為“上天無路的‘路’”、“入地無門的‘門’”。而各級信訪部門的職責就是代表同級黨委政府受理人民來訪,并負責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的原則,協(xié)調、督促有關部門依法依規(guī)處理問題,答復上訪當事人。這既反映出人民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與期待,也體現(xiàn)著政府對民生訴求的重視與關心。就本案而言,查處強奸案本是公安部門的分內職責,正是由于警方的不作為和慢作為,才導致田家不能不進京告御狀。但他們遭遇到的卻是“冷冰冰的”的接待,被強行“截訪”和“和稀泥”的調處。這不能不讓人們感嘆,一個曾任六盤水市副市長、政協(xié)副主席的父親,一個在國安系統(tǒng)工作多年的母親,其上訪之路竟如此艱難,普通百姓更情以何堪?
表面上看,省信訪局官員之所以出此“私了”下策,似乎用心良苦:一是周世立能量很大,不易扳倒;二是揭發(fā)其行賄,田(小龍)可能會遭報復,很危險。實際上,強奸嫌疑人周世立不過是貴州省一名政協(xié)常委、貴州青利集團董事長,不算什么權勢人物,關鍵是他所在公司擁有的煤炭、磷礦、有色金屬等各類資源4億多噸,年利潤超3億元,“在貴州省青少年發(fā)展基金會占有公司20%的股份”的豪富身份,以及其長期經(jīng)營形成的廣泛人脈。因此,省信訪局的“私了”建議,完全是出于對熟人社會傍富心態(tài)和關系網(wǎng)潛規(guī)則的顧忌和考量,絲毫沒有依法辦事的理念和敢于主持公道的正義感。進一步講,“私了”建議,在更大程度是緣于“維穩(wěn)”的需要,因為田家除了控告周強奸外,還握有其通過“打牌”向多位在任高官行賄的證據(jù),而對“撥出蘿卜帶出泥”的擔憂才是信訪局官員真正的心悸所在。
長期以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成為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門對和諧穩(wěn)定的曲解,而“暴力維穩(wěn)”、“金錢維穩(wěn)”、“息事寧人”則成為他們慣用的維穩(wěn)手段。為了營造為官一任、穩(wěn)定一方的太平盛世,他們不吝拿納稅人的血汗錢擺平事端,不惜屈服邪惡、讓百姓苦痛冤沉海底,這樣的“穩(wěn)定”有違法治,也悖逆了人民意愿。而重慶榮獲“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實踐表明,惟有堅定不移地打黑除惡、彰揚法治,人民才能享有真正的尊嚴與幸福。人們關注此事,不僅期待被侵害女兒的權益保障,更期待事件涉及的貪腐和惡劣行徑受到法律的懲處,唯此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穩(wěn)定”。
- 2011-07-08維穩(wěn)官員成“不穩(wěn)定因素”:法制社會的黑色幽默
- 2011-05-03不點違法企業(yè)的名為“維穩(wěn)”?
- 2011-04-14物價維穩(wěn)不能寄望于“倡議不漲價”
- 2011-03-23從騷擾電話到“一毛錢維穩(wěn)”門檻有多高
- 2011-01-12總書記給官員上了堂最好的“維穩(wěn)課”
- 2011-01-05維穩(wěn)的前提是維憲
- 2010-11-12“準備上訪罪”問世凸顯“維穩(wěn)高于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