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紀委、組織部、財政部、人社部等六部委的統(tǒng)一部署,全國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近日全面進行市直機關津補貼發(fā)放情況檢查。(6月26日《濟南日報》
給公務員濫發(fā)津補貼,屬于典型的“違反國家規(guī)定更改公務員工資”,有關人員理當受到處理。但從現(xiàn)實看,若能將濫發(fā)的津補貼全部追回,已然算是不錯了,倘能依法嚴格問責究責,就更為不易。在一些地方,此前曾進行過的檢查、清退工作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一些單位甚至給上級打報告,要求保留一部分將被取締的津補貼項目。
各地此前的檢查情況就表明,以行政事業(yè)性收費、罰沒款為主的預算外收入失控,是造成公務員津補貼超發(fā)、濫發(fā)的主要原因。雖然2005年實行“陽光收入”,對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和罰沒款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但部分收費和罰沒款按比例返還到各單位,返還所得事實上仍然相當于各單位的預算外收入,用于發(fā)放津補貼。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按照現(xiàn)代公共財政體系的要求,逐步將所有行政性事業(yè)收費和罰沒款都納入預算管理,并全面禁止“上繳收費和罰沒款按比例返還”的潛規(guī)則,一方面堵住用行政收費和罰沒款所得發(fā)放津補貼的渠道,另一方面,通過人大機關對政府預算的監(jiān)督和約束,堵住用財政資金超額超標濫發(fā)津補貼的渠道。
作為公共財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務員工資制度是國家工資制度的一個風向標。在即將推出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中,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將是一項重要內容。就此而言,清理規(guī)范公務員津補貼,對有關人員能否依法嚴格問責究責,事關公務員工資制度改革能否順利推行,它關系公務員工資改革和公共財政體系建設的成敗,也是國家公共財政體系建設能否順利推進的“試金石”。
- 2011-06-27公務員津貼若有“陽光”何必“檢查”?
- 2011-06-16公務員瓜分限價房剝奪百姓安居尊嚴
- 2011-06-09香港公務員加薪不是為了“養(yǎng)廉”
- 2011-05-30公務員不宜享受公租房
- 2011-05-23慵懶散咋就纏上了公務員?
- 2011-05-18“執(zhí)行政府指令”不因成為公務員違法的理由
- 2011-05-13國家賠償不能制約公務員違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