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師大蛋蛋網上一則招募經期正常女生參與實驗的帖子引起不少網友關注。經期正常的女生參加博彩游戲,游戲中贏取的金錢可在現(xiàn)實中兌換相應獎勵。昨天,項目負責人之一黃瑞旺教授稱,研究旨在通過博彩的方式觀察女性經期前后的情緒變化及對決策的影響。(6月15日《京華時報》)
當倍受輿論爭議的教授和女性經期堆砌在一起,引發(fā)的針鋒相對的辯論自然激烈異常,但這難免對真正的課題研究有所誤解。新聞甫出,引得輿論一片嘩然,多是諷刺北師大此舉實屬荒唐之極,這著實給學術界潑了一瓢冷水。通過博彩的方式觀察女性經期前后的情緒變化及對決策,在國外研究中在普通不過的小研究在國內卻倍受懷疑,這也讓學術界再蒙上一層遮羞布?;蛟S,在特色環(huán)境下的實驗觀察終究也成為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應將此學術研究誤讀為一場低俗游戲。放眼國內學術界,學術造假、學術抄襲泛濫成災,很多課題研究多是隨隨便便的電話采訪得知,實地考察和直面觀察案例少之又少。關于心理研究方面的研究北師大名列前茅,外行只看到女性經期等詞語,真正的學術研究理應做到實事求是,關注女性群體。
國內學術界曾研究過《乳腺癌患者的絕經期癥狀》、《思慮過度對女青年月經期心理狀態(tài)影響的研究——2355例心理測試分析》,研究者多為電話調查自然少了一分真實,也難以得到第一手資料,學術結果自然也水分多多。故此,竊以為此舉應該得到提倡而非非議和誤讀,見笑輿論的壓力才能給學術界一片自由的學術氛圍。
完全曲解為和女性經期掛鉤的實驗的確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正如諸多網友所言,報道媒體存在的斷章取義心態(tài)格外明顯,或企圖以此吸引讀者眼球、或以此為噱頭放大媒體小事件,最終嘩眾取寵只為博得讀者一笑。曲解例假心理研究的“小人心態(tài)”,折射的“小媒體觀”也呈現(xiàn)開來。如此行徑正是西方“黃色新聞”之所為,迎合讀者獵艷心理,媒體責任感卻蕩然無存。
對心理課題研究施加輿論壓力不如給予支持。當曲解后的實驗演變成為一幕“鬧劇”,自然為研究增添了諸多阻力因子。不如放開胸襟,為學術研究營造一個最佳的環(huán)境,解除對例假心理研究的道德枷鎖。在符合道德倫理和法律條文的環(huán)境下,關心弱勢群體,哪怕面對爭辯和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