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級貧困縣江西鄱陽縣去年地方財政收入4.1億元,然而卻在數年間被“蒸發(fā)”掉9850萬元。事后查實,該縣財政局經建股股長李華波等人,從2006年起利用職務之便,用私蓋偽造的公章、提供虛假對賬單等手段,成功“穿越”財政資金劃撥的七個環(huán)節(jié),套取了這筆近億元的公款。目前李華波已卷款攜妻兒逃出境外。(2月18日《人民日報》)
我們經常用“過五關斬六將”形容一個人具有超強的實力。在鄱陽這起“裸官門”中,李華波等人用一個假公章穿越七道“關卡”,套取近億元公款,其中所體現出來的“實力”令人瞠目結舌。而更具諷刺意味的是,事發(fā)5年卻一直未被發(fā)現,直至李華波在境外將家人安頓好后,于2月11日親自致信并電話告知領導,這一驚天大案才浮出水面。
上述的種種情節(jié)若非其來有自,著實難以相信這是“新聞”,而把它當作一個虛構的穿越故事了。如果說閱讀虛構的穿越故事,更多的是一次奇幻之旅和美的享受,然而閱讀鄱陽縣財政局所“創(chuàng)造”的這個真實的“穿越”故事,只能讓納稅人的心在滴血。
據該縣紀檢組長徐曉明介紹,按照財政賬戶管理流程,凡是動用資金,必須由用款單位提出申請、業(yè)務股室出具意見、預算科室核定指標、分管領導審核簽字、局長簽字批準,然后由業(yè)務股室開具支票、加蓋公章和經手責任人私章,支票最終送達銀行才能進行資金劃撥。
由上可見,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手續(xù)不可謂不復雜,但為何持續(xù)數年的資金套取卻沒有被發(fā)現?主管領導為何不聞不問?當地財政監(jiān)管系統(tǒng)為何“失明”?
鄱陽縣財政局一個小小的股長何以有如此大的“能耐”?表面上看來李華波“智勇雙全”,然而細究其實質,李華波之所以能上下其手,一個假公章能在重重的資金管理環(huán)節(jié)中暢通無阻,都離不開各個監(jiān)管部門的支持與配合。近億元公款被“蒸發(fā)”的背后,是當地監(jiān)管部門的嚴重失語,同時也暴露了當地政府部門存在的巨大的監(jiān)管漏洞。
涉案金額如此巨大,七道“關卡”如此輕易地被沖破,無論如何,當地有關政府部門及其負責人都難辭其咎,有瀆職之嫌。當然也不憚以惡意揣度,有領導參與其中,伙同作案。然而遺憾的是,事涉相關部門及其負責人無不在“叫屈喊冤”,“踢皮球”,撇清自己的干系——徐曉明即認為,“財政局是受害者,沒什么責任?!倍摽h財政局局長歐陽長青則稱,自己沒有參與其中,作為局長完全不知情,這完全是李華波的個人行為。
在官方“踢皮球”的過程中,一個頗具荒誕色彩的現象是,上述的兩位官大人無不把“矛頭”指向銀行——讓農信社為其“背書”:徐曉明認為銀行沒有盡到鑒別印鑒的義務,而財政局長則責怪銀行每個月沒給財政局對賬單,“問題就在于太相信銀行了”。該縣農信社負責人則如此解釋:“銀行競爭激烈,大客戶不敢丟,關系熟悉后,程序就忽略了?!彪m然,把問題完全拋向銀行實屬不公,但這位銀行負責人的話,倒也和盤托出了銀行和官方的親密關系。這是另一個話題了。
李華波將近億元公款轉出境外,并攜帶妻女出逃,無疑是中國“裸官”跨境轉移贓款后外逃現象的又一個典型案例,也再次反映了很多腐敗官員“腐敗我一個,幸福幾代人”的冒險心理。過往種種類似的案例已經說明,中國“裸官”跨境轉移資產現象日趨嚴重,已成為反腐斗爭的新戰(zhàn)場和主戰(zhàn)場。顯然,解決官員外逃問題,必須得破除貪官的冒險心理,要讓貪官既身敗名裂又傾家蕩產。鑒于這種形勢,推動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已顯得刻不容緩。
- 2011-02-16對“裸官”該報告還是該摸排
- 2011-01-05遏制裸官出逃 還須釜底抽薪
- 2010-10-21裸官外逃 遮遮掩掩是自殘
- 2010-07-27治理“裸官” 讓其申報更應讓其“示眾”
- 2010-07-27治“裸官”需要的就是全裸治療
- 2010-04-25讓公眾知道誰是“裸官”
- 2010-02-24監(jiān)管“裸官”要從信息公開尋找突破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