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品,何以創(chuàng)下“書店神話”?
www.fjnet.cn?2010-10-19 17:49? ?來源:深圳商報 我來說兩句
專業(yè)團隊開展“獨門活動” 誠品靠什么打造自己的獨特品牌? 吳旻潔總結出兩句要訣:誠品是“款待人款待書的空間”,是“帶給人幸福的場所”。 “我們有專門經營書籍分類這一塊的團隊,負責整個運作流程,在誠品你可以看到,我們分線很細,先是文學、藝術、經濟、歷史等分類,然后再在其中分國別。還有一個行銷團隊,我們采取的是會員制,現(xiàn)在已經發(fā)展到了45萬的會員?!眳菚F潔說,我們還有一個展演、公關團隊,推廣誠品所舉辦活動的信息。“我們搞的很多活動,一開始看上去很難,是巨大的挑戰(zhàn),但正是通過這些活動,才鍛煉出同事們的專業(yè)能力?!?/p> 誠品的經營理念是怎樣一步步形成的? 吳旻潔坦言,事實上,2004年以前,誠品一直苦于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運營模式?!拔覀円恢毕M茉诶寺徒洜I之間找到一種平衡。人到一定的場所都會有其目的性,到了誠品,我希望這里的空間、環(huán)境、商品的結構能夠給讀者帶來自由、平和的感受,可以探索新的東西,發(fā)現(xiàn)形形色色的人或是活動,有意外的驚喜。” “我們的創(chuàng)新和面貌的調整,都是建立在顧客反應、建議基礎上?!眳菚F潔舉例說,1995年,誠品就搞過“看不見的書店”活動,調查讀者心目中理想的、但在現(xiàn)實中又沒有看見的書店。誠品也可以說是眾人的集體創(chuàng)作,我們一直在提供這樣一種平臺,讓讀者的意外和感動成為可能,讓誠品成為大家的誠品。 給讀者提供“附加價值” 面對網絡和電子媒體的沖擊,誠品如何應對?吳旻潔的答案是:讓讀者享受書店的附加價值。 如今,誠品也有自己的網絡書店,但不是重點。網絡書店,價格和速度是關鍵,現(xiàn)在速度應該都不成什么問題,關鍵就在價格了。據(jù)介紹,誠品書店一般打折很少,但是,今年與去年同期相比,誠品的營業(yè)額還上漲了8%,“原因是我們有固定的主流顧客?!?/p> 吳旻潔透露,網絡的沖擊其實比較小,主要是電子書和數(shù)碼閱讀。她認為,作為實體書店,規(guī)模小了,很容易被各個擊破。誠品就是做旗艦店,進行多元化經營。同時,“實虛整合”,以實體為主,讀者可以一邊在書店里挑書,一邊對看好的書通過手機下訂單。 我們要跳出價格之外,因為價格永遠無法滿足讀者的要求,這就需要在其他方面來滿足讀者的要求,最重要的是讓讀者在實體書店享受到附加價值。 “深圳,我們一定會去” 誠品拓展大陸市場的消息曾不脛而走,吳旻潔坦言,誠品的目標先放在北京、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無錫這六個城市,將在一座城市中,以信義旗艦店為原型開一到兩家復合大店。吳旻潔透露,誠品已派專人赴深圳調研市場。 “大陸和臺灣在操作模式上并不相同,我們已對派去的調研人員進行了培訓,并且考取了相關的資格證書。”吳旻潔分析說,臺灣每年出版的書有4萬種,在誠品只有2萬種有上架的機會,而大陸每年有十幾萬種出版物,這給了我們足夠的信心。 據(jù)了解,誠品和大陸及臺灣的很多文化名人有交往,“包括在臺灣就和我們關系密切的賴聲川、蔡志忠等人現(xiàn)在也在大陸,只要活動空間有了,誠品的文化活動一定也能開展起來。” 還有就是空間形態(tài)上,現(xiàn)在的信義店三樓就是很有臺灣特色的磨石子地板,到了大陸,我們也會根據(jù)各地不同的風格,做出各自的誠品來。比如在上海,我們一定會有張愛玲館、余秋雨館。 提起深圳,吳旻潔一點都不陌生:“深圳是我們的重點目標之一,我們已派專人去深圳調研市場,包括香港也在計劃之列;深圳,我們一定會去!” (深圳商報臺北10月18日電)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3]實體書店倒閉:消失的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和方式
- [ 11-01]紙媒書店能否像手表和繪畫一樣生存
- [ 11-01]若是附屬品,民營書店倒掉不奇怪
- [ 10-31]盤活實體書店關鍵在于延伸書店新功能
- [ 10-31]糾結書店興衰 不如關注閱讀生態(tài)
- [ 10-28]《喬布斯傳》從中國書店飛速消失
- [ 10-11]“雅座”加咖啡令公益書店變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