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環(huán)球視線》報道,中國生產和出口稀土占世界95%左右,應該說我們在稀土的定價上有很大的發(fā)言權,但事實恰恰相反,因為別的國家大量地囤積,所以在價格操縱上,他們反而有了定價權。(10月8日人民網)
真是豈有此理。人們還記得,近年來,由于中國發(fā)展需要大量鋼鐵,中國成全球最大鐵礦石進口國,結果每年鐵礦石價格成倍增長,中國卻奈何不得??墒牵F在我們生產和出口稀土占世界的95%,居然價格還讓別人掌控著。究竟為什么?
其實,除了外部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和我們自己內部無序的開采、銷售有很大關系。據悉,目前中國有關稀土企業(yè)一千家左右,參與出口的幾年前大概就有150多家,形成無序競爭。這樣無序競爭的結果,十多年來,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了10倍,但價格卻降低了36%。
為什么別人壟斷國際鐵礦石市場,每年向中國出口鐵礦石價格都可以成倍增長,我們壟斷世界稀土市場,多年來價格不僅沒有漲,反而在不斷下降呢?這樣的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解決。不然,如此低水平參與世界競爭,長此以往必將被世界淘汰。
這一現象表明,我們參與全球市場,缺乏必要的技術準備和認真研究態(tài)度?;蛟S一些官僚主義者在國內搞瞎指揮養(yǎng)成了習慣,參與國際市場也搞這一套,結果國際市場卻不吃這一套。在中國總是吃虧被動的情況下,他們可能還會給自己找臺階下,名曰“交學費”。至于這樣的“學費”,年年交月月交又和他們有什么關系呢?
這也許是畸形的GDP思維在作怪。只要GDP搞上去了,管它賺多賺少,今后將來,可能都和自己沒有多大關系了。相關出口管理部門也缺乏國家責任,外國要多少就給多少,出什么價就是什么價,有的國家囤積稀土足夠十多年用的,但還在向中國大量低價進口,中國仍舊是來者不拒。人家掌控操縱稀土價格又有什么奇怪呢?
既然我們是稀土生產出口大國,我們當然需要控制稀土的生產銷售。這就好比中國在某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我們卻主動放棄,或是主動把好處分給世界,那不是糊涂了嗎?有時借以打打國際關系牌,也未嘗不可,沒必要人家怎么要求中國就怎么照辦。中國買啥啥漲賣啥啥跌的怪圈必須打破。用沉重代價來換取一些小利以某發(fā)展的時代,應該成為過去。中國還遠遠沒有達到向全世界分發(fā)福利的發(fā)達程度??墒?,如果我們不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智慧和能力,這樣的現狀可能還會在市場的多個領域長期存在。
- 2009-03-13西方為何懼怕中國限制稀土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