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9月17日,河北任縣唯一的高中——任縣中學的高一新生已開學幾日,可中考分數和今年的錄取分數線對該縣1470多名考生來說,依然是一個謎。 “直到現在,我們手里只有一張‘中考白條’?!币晃粦嵟募议L說的“中考白條”指的是任縣中學的錄取通知書,在通知書上只有孩子需要繳納的入學費用,依然難以找到和分數相關的信息。(9月17日 中國青年報)
“中考白條”事件的確令人錯愕,不過反過來細細思量一下,我們就會發(fā)現它與招生“掐尖”之舉事出同因,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下的產物。在這里,我們無意為任縣的教育機構辯護什么,但不能不看到,“中考白條”事件中,的確隱藏著教育資源分配不公下的無奈和辛酸。
據記者了解,不公布中考成績的做法在邢臺市的一些縣已實施幾年,目的就是為了在與邢臺市區(qū)高中展開的生源大戰(zhàn)中,保護本縣生源。雖然這一舉措在重獎買“情報”、學費“打折”等招數下收效甚微,可是為了保護有限的生源,相對弱勢的縣區(qū)和學校又能如何呢?
每年的中考之后,各地都會上演“市區(qū)與縣里爭,重點與非重點爭”的搶生源大戲,而且這種生源爭奪戰(zhàn)越演愈烈,迭招百出,弄得學校之間狼煙四起,學生和家長心神不寧。從“招生戰(zhàn)”進而上升到“比學費戰(zhàn)”、“比升學率戰(zhàn)”不一而足,而最為常見的招數就是拿學費做籌碼,拿獎學金當誘餌,并成為了各個學校招生中屢試不爽的“殺手锏”,為了生源,真可謂軟硬兼施,不達目的不罷休??!
當然在這樣的明爭暗斗招生環(huán)境下,再加上教育資源的先天不平衡差距,許多學生改弦易轍奔走它校,許多普通學校自然會敗下陣來。為了自己的立錐之地,普通學校也只好挖空心思尋找出路,不報告成績的做法伴著無奈自然就應運而生了。換句話說,若能在招生戰(zhàn)中居于優(yōu)勢地位,有誰會愿意出此“下策”呢?
“中考白條”事件,表面上看是違反招生規(guī)定的“暗箱操作”之舉,有損學生對考試成績的知情權,實則是教育資源分配不公導致生源流失而下出的畸形蛋。如果有關部門不從問題根源上查找原因,只去盲目責怪和處罰“打白條”的教育機構,恐怕“中考白條”事件治理之后,又會出現其他的怪異事件。
- 2010-09-19幼兒教育如何影響成人世界
- 2010-09-19農村教育嚴重萎縮該怎么辦
- 2010-09-15“賺錢”教育讓民生雪上加霜
- 2010-09-15對待“高校性教育”心里要陽光點
- 2010-09-10幼兒“考級”是應試教育蘊育的怪胎
- 2010-09-10重要的問題是如何教育精英
- 2010-09-09教師收禮與教育市儈化
- 2010-09-08教科書換血:教育要敢于面對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