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西安計劃用10年時間初步建成國際化大都市,城市人口達1000萬以上。計劃到2015年,一半市民能認500個繁體漢字和會說900句英語,既要誦讀唐詩、宋詞,也要誦讀歌德、普希金,弘揚西安偉大的城市精神。(6月22日《華商報》)
10年建成國際化大都市,這類豪言壯語我們見多了,如過去的20年趕英超美,可是在人們的印象中,最終能夠實現(xiàn)的并不多。只用5年時間,就能夠讓1000萬人口的城市,有一半人會講英語,不說是囈語,恐怕也有大話空話之嫌。
我不知道,非英語國家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有沒有過類似經(jīng)驗?如果沒有,那么西安人也太敢想了。筆者覺得這是非常困難的事,靠大躍進思維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
50年前,中國進行的全民大躍進運動,喊出了“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chǎn)”,認為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畝產(chǎn)萬斤糧也敢想,并向世界宣布實現(xiàn)了這樣的“奇跡”,結果證明全是欺世盜名。文化事業(yè)發(fā)展,不是可以急就的事業(yè),需要許多條件合力作為,其中支付相當?shù)臅r間成本,是必不可少的。5年時間一半市民會說英語,不是又在明顯的放衛(wèi)星嗎?
目前,中國的教育,只是普及到初中,還有很大一部分人上不了高中、大學。這些人的英語基礎,靠什么來提高呢?總不能搞全民英語速成班,強制進行英語普及吧?
雖然,我們承認,作為世界應用最廣泛的語言種類,英語的國際化程度很高,英語在國際交流活動中的作用確實很大??墒?,因此就認為,建設國際化大都市,就必須普及英語,這樣的認識也未免過于牽強生硬。那些目前世界公認的非英語國家國際化大都市,普通民眾的英語普及率都很高嗎?
筆者以為,所謂國際化大都市,并不是一個靜止概念,不是你蓋多少高樓大廈,模仿別人開展一些活動,搞一搞面子工程,就能夠實現(xiàn)的。其中,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法律等,都應該融入大量國際化元素。墨守成規(guī),只強調(diào)個性,是不可能建成國際化大都市。就算你穿著名牌西服、說一口流利英語、舉止文質(zhì)彬彬,如果滿腦子封建意識,也不可能給別人留下國際化印象。
我想,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是極其復雜的社會工程,必須靠長期艱苦地努力才可能實現(xiàn)??客粨粲媱潱啃姓娭?,都不可能建成正在的國際化大都市。而相應的文化建設,更不可能依靠大躍進思維來完成。與其搞這些不切合實際的計劃,不如政府和官員先做好示范,扎扎實實做好工作,創(chuàng)造寬松文明法治的社會環(huán)境,積極營造建設國際化大都市氛圍,或許更加實際一些。
- 2010-03-24俄羅斯建"硅谷"將邀外方領導人參與 稱要國際化
- 2010-01-03面目可疑的大學“國際化”
- 2009-05-13金融中心建設倒逼A股國際化
- 2009-03-13歐洲議會通過涉藏決議 欲使涉藏問題國際化
- 2008-04-28183個城市欲建“國際化大都市”純屬胡鬧
- 2008-03-18A股大調(diào)整真相:國際化途中的“陣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