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共考古論壇14日在京舉行,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等專家表示,經(jīng)多次論證,安陽縣西高穴發(fā)掘出的那座陵墓基本可以確定為曹操的高陵。一位著名考古專家說,提出質疑的全是“半外行”,一些所謂的“專家”連一座墓都沒有發(fā)掘過,連基本的知識都很欠缺。有一位專家還稱,他們提出的質疑“沒有任何價值”。(據(jù)1月14日新華社)
這些專家所說的“半外行”都是誰?顯然是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副院長袁濟喜、著名收藏專家馬未都、盜墓史專家倪方六等人,因為安陽發(fā)現(xiàn)曹操墓的消息甫一發(fā)布,他們就公開提出了多項質疑,比如墓中沒有發(fā)現(xiàn)墓志銘或哀冊、“魏武王”石牌可能為盜墓賊假造、墓中發(fā)現(xiàn)的瑪瑙與曹操生前主張的“薄葬”相悖,等等。對此,專家們都一一作了解答。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在國內考古界都是最權威的機構,馬未都、倪方六等人對考古雖然也能算是“業(yè)內人士”,但相比之下肯定“業(yè)余”得多。作為外行人,我,以及絕大多數(shù)公眾,當然更加相信權威專家的說法。但馬未都、倪方六等人提出的質疑就沒有任何價值嗎?
我認為,他們提出那些質疑也有一定的道理:一方面,以前出現(xiàn)過冒充的“曹操墓”,這不能不讓人警惕;另一方面,安陽政府方面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如獲至寶”的態(tài)度,也不能不讓人懷疑——尤其是在曹操墓還處于“疑似”的情況下,安陽市就已經(jīng)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和市長親自掛帥的“曹操高陵保護領導小組”,并且把“經(jīng)濟效益”當成了工作目標之一,這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兩年前的“周老虎”。更重要的是,質疑是一種公民權利,實踐這種權利本身就是一種價值——且不說他們提出的疑問也有一定的專業(yè)水平,即使是徹頭徹尾的外行話,也應該受到尊重。
質疑,回應;再質疑,再回應……就在這種你來我往中,所有關注過曹操墓的人們都對漢魏的文化及歷史都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對曹操高陵的真實性更加相信。如果沒有人公開質疑,那些疑問也會存于很多人的心中;有人公開質疑了,然后得到了解答,反而有利于消除疑問,從而提高認定的可信度。而且,每一次的質疑及回應,也都是一次宣傳和傳播,連續(xù)數(shù)日的全國關注顯然大大提高了曹操墓的知名度,同時也凸顯了考古學的學術價值——這對安陽市和考古界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外行”的質疑可以讓“真相”更加清晰。事實上,曹操墓就是在“質疑”中逼近“真相”的。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還要感謝那些“半外行”呢!
- 2010-01-15“曹操墓”熱了 需冷靜而非武斷
- 2010-01-14才開曹操墓,又見劉備墳?
- 2010-01-11如何看“曹操墓”的口水戰(zhàn)
- 2010-01-11你覺得安陽“曹操墓”能成為搖錢樹嗎?
- 2010-01-11曹操墓發(fā)現(xiàn)存疑
- 2010-01-11曹操墓真假成迷
- 2010-01-11發(fā)掘“曹操墓”更是在發(fā)掘學術品格
- 2010-01-11社科院為“曹操”急紅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