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商務部高層透露的信息,今年我國的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會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這個信息給我們帶來的,更多是挑戰(zhàn)和壓力。
在經歷了自二戰(zhàn)以來最嚴峻的金融危機之后,世界貿易整體萎縮,受國際市場需求的持續(xù)萎縮,我國的進出口貿易出現了大幅下滑,在國家出臺一系列保出口措施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我國的外貿基本上保持了一個平穩(wěn)的局勢。這個局面來之不易。
但是從當前國際經濟的整體形勢來看,我們依然面臨許多不確定因素,而且各國所采取的措施也相差甚遠,其復蘇的基礎相當脆弱,需求并沒有因為形勢好轉而得到回升。因此雖然我國的外貿進出口局勢在2009年歲末出現了大幅回升的局面,但2010年將會面臨更加復雜的出口形勢。所以,對于外貿出口企業(yè)來說,需要提早預見到國際市場的風險,盡早做好防備的措施,防患于未然。
在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全球性的貿易保護雖然沒有全面實施,但是實施的貿易保護措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擴張。而這些措施的實施直接帶來的后果就是全球貿易量的萎縮。根據WTO的統(tǒng)計,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貿易額下降了40%。雖然國際貿易形勢自第二季度開始好轉,降幅收窄,但仍然高達兩位數。WTO預計,2009年全球貿易量將萎縮10%,其中發(fā)達國家下降14%,發(fā)展中國家下降7%。
我國外貿也出現高達兩成的深度萎縮。這樣的局面使得我國在內需市場無法全面啟動的時候,整個經濟發(fā)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尤其是來自就業(yè)等關系到社會穩(wěn)定的壓力。另一方面,盡管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濟指標有所改善,但失業(yè)率仍居高不下,世界經濟復蘇緩慢而曲折,各國保護國內市場和爭奪國際市場的競爭也將日趨激烈,國際貿易中的不確定因素增多。此外,隨著越來越多的發(fā)展中國家融入經濟全球化、參與國際分工,我國部分產業(yè)與發(fā)展中國家產業(yè)同質性趨強,競爭面擴大,也會產生貿易摩擦。
- 2009-11-18美國人存錢與中國出口有關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