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極端取舍 人性高于規(guī)則
www.fjnet.cn?2009-11-19 09:50? 劉敏?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 按規(guī)則辦事,這是堅硬的道理。曾幾何時,社會規(guī)則不被尊重,制度與程序的正義不被保證,于是規(guī)則和制度的剛性原則在今天具有無可辯駁的真理性。誠然,規(guī)則和制度提供社會秩序,但規(guī)則是冰冷的,它的冰冷可能無法感知人情冷暖和人性的溫度,它的剛硬很可能會低估社會生活的復雜性和個體生命的參差處境。一個屬人的社會,不是機器人世界,也不是一座兵營,在價值的序列中,人性高于規(guī)則。規(guī)則與人性在一般情況下并無沖突,但當類似極端狀態(tài)出現(xiàn)時,應該防止將規(guī)則置于人性之上的取向。
我們當然不是在指責武漢大學,校方要求醫(yī)院堅持治療,并對張在元教授的病情表示了同情和關心,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大學這樣一所特殊機構所應該具有的溫度。但是,一所大學與一名教授,一個單位與一個個人,永遠都是前者掌握更多資源,具有更大能量,從而應該有更多的溫度表達途徑,應該讓一名病危之教職工感受到更體面和有尊嚴的對待。至少,在病榻前宣布不再續(xù)聘,于法或許有據(jù),于情又何以堪?
事到如今,假如大學停供醫(yī)藥費,那么張在元教授就相當于被拋入了社會,需要得到社會醫(yī)療等各種保障體系的救濟。事實上,在整個事情當中,我們幾乎沒有見到社會各種保障制度的自動啟動。張在元是一個教授,有他的單位,但他還是一個公民,一個社會成員,當社會成員陷入困境,他就應該得到社會體系的堅強救濟。一個人難以得到社會救濟,就可能有一百個人難以得到救濟,所以在教授與學校的糾葛之外,社會保障制度也需一并反思。
我們不忍見到武大因此而清譽受損,落空社會對她的期許。武大青山綠水,涵養(yǎng)人文,亦應在此事上示范一種大學人文精神。
相關新聞
- 2009-11-19呼吸機前的解聘聲明
- 2009-11-18武大該不該解聘病危教授張在元?
- 2009-11-18病危教授遭解聘
- 2009-11-18“病危教授遭解聘”折射出啥
- 2009-11-18知識分子的宿命難道就是病危遭解聘
- 2009-11-18病榻前的解聘令人心寒
更多>>視頻現(xiàn)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