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韓聯(lián)社4日報道,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當天會見了來訪的美國前總統(tǒng)克林頓??肆诸D向金正日轉(zhuǎn)達了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口信。兩人在晚宴上就廣泛內(nèi)容交換了意見。 (新華網(wǎng)8月4日)
奧巴馬特使、前總統(tǒng)克林頓應邀訪問了朝鮮。這一突然的外交舉動令國際社會感到震驚。水火不容的朝美兩國由劍拔弩張一下子來了個高級別直接接觸,確實有點意外??肆诸D的特殊身份某種意義上預示著美朝之間的直接對話變成現(xiàn)實??梢哉f,克林頓這次訪問朝鮮不僅僅是為了解救兩個被捕的女記者。
所謂“否極泰來”,最低點又何嘗不是最高點的開始。朝鮮發(fā)射衛(wèi)星,二次核試驗,導彈試驗等等這一些強硬的舉措讓剛上臺的奧巴馬應接不暇。美朝關系也因此降到冰點,并且有引發(fā)沖突的可能,甚至美國都制定好了朝鮮崩潰的應對預案。事實上,朝鮮對奧巴馬的上臺抱有希望,但由于奧巴馬的對朝政策遲遲不肯出爐,朝鮮忐忑不寧。于是,一出出的由“核試驗”和“導彈”交替上演的強硬大戲,猶如一個個燙手山芋扔向了奧巴馬。金正日用各種強硬的手段試探奧巴馬的對朝政策,逼奧巴馬出招。
奧巴馬之所以沒有很快制定明晰的對朝政策,一方面是美國陷入經(jīng)濟危機,是奧巴馬上臺要應對的首要難題,況且,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局勢也比朝鮮問題更緊迫,更重要。另一方面,奧巴馬同樣也在試探朝鮮,看看朝鮮的反應,以此作為制定對朝政策的依據(jù)之一。然而,不僅讓美國,也讓整個國際社會感到驚訝的是朝鮮除了強硬還是強硬。朝鮮,一個貧窮的小國,不但斷然聲稱要永不回六方會談,對聯(lián)合國通過的各項決議一樣置之不理。國際社會的壓力似乎對朝鮮失效,金正日的強硬反而讓國際社會擔心激怒朝鮮。一時間,朝鮮核問題陷入死局。
面對朝鮮的強硬,美國改變了策略,“胡蘿卜加大棒”再次成為屢試不爽的方案。美國不斷和中國、韓國等國緊密接觸,提出各項強硬的主張。包括拉中國參與制定朝鮮崩潰的應對計劃,利用聯(lián)合國通過針對朝鮮具體官員和企業(yè)的強硬制裁措施。美國采取國際上孤立,外交上打壓,軍事上恐嚇的“大棒策略”。同時,也放下身段給朝鮮更多的利益,企圖引誘朝鮮向美國讓步。國務卿希拉里就美國被捕記者一事首先態(tài)度軟化,由以前的強烈要求盡快釋放,到改口為請求特赦。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次美國改變了以往不直接與朝鮮接觸的高傲姿態(tài),對朝政策上變?nèi)岷土?。由此可見,奧巴馬的對朝政策比布什要務實靈活的多。
雖然克林頓已是一介布衣,前總統(tǒng)和特使的身份讓朝美這次“高峰會晤”有意義的多。還有一點不可忽略,克林頓也是現(xiàn)任國務卿希拉里的丈夫。這三層關系已經(jīng)算是足朝鮮面子了,金正日親自出馬也足以印證這次接觸的重要性。這也反映出美國一直在和朝鮮進行“地下溝通”。
對于朝鮮來講,直接和美國對話是夢寐以求的。在前幾次六方會談中,朝鮮就表達了直接單獨和美國接觸的強烈意愿。美國架子大,以朝鮮棄核為前提,遲遲不肯接觸。使得朝鮮不得不走上強硬路線,逼迫美國就范。金正日身體每況愈下,當前朝鮮面臨政權交班,經(jīng)濟發(fā)展破在迫在眉睫。而盡快和美國直接接觸解決危機,給朝鮮新領袖及經(jīng)濟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無疑,是金正日最需要做的,也是最現(xiàn)實的選擇。沒有良好的國際國內(nèi)環(huán)境,不但朝鮮發(fā)展經(jīng)濟更加困難,金正云能否掌控政權也是個大大的疑問。所以,金正日趁自己還有能力先把障礙排除,也在情理之中。
顯然,這次朝鮮也很給美國面子,不僅金正日親自出面會見,那兩個背叛有“間諜罪”的女記者也交給了美國。金正日也沒有白給,美國肯定早就給朝鮮一大筐“大蘿卜”了。克林頓也滿載而歸,除了領回兩個記者,實現(xiàn)自己的夙愿,彌補的在任時的遺憾,更有意義的是,可以當面看看金正日,真正了解金正日的身體狀況,這可是花多少錢都買不來的重要情報。
克林頓這次訪問朝鮮,有當年前總統(tǒng)卡特之效,某種程度上,美朝關系已經(jīng)峰回路轉(zhuǎn)。不過,這種關系實質(zhì)上是脆弱的,到底能維持多久,這恐怕還有打一個大大的問號。(侯金亮)
(責編:李艷)
- 2009-07-06朝鮮再射導彈不單為警告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