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二期經濟適用房搖號,有14戶資格證編號相連。相關部門認定,搖號軟件合格。經華中科技大學概率統(tǒng)計系副主任王湘君計算,此次14連號的概率約為百分之一。(7月31日《京華時報》)
老河口市經適房“14連號”已成事實,盡管讓人覺得蹊蹺,但按照專家的計算,此次14連號的概率約為百分之一,言下之意,盡管概率不大,但至少還是存在百分之一的發(fā)生幾率。
不過,假如把經適房“連號門”僅僅歸為一個概率問題,甚至得出一個小概率事件同樣有可能發(fā)生這樣的結論來,顯然是鉆進了牛角尖。拿概率出來說事兒,更是顧左右而言他,在回避經適房分配中存在的關鍵問題。
事實上,即便廣遭質疑的“連號門”確實是小概率事件真的發(fā)生了,但是公眾對于經適房政策及分配方式本身的質疑,其實依舊不能被有意無意的忽略。經適房的分配,毫無疑問關系到廣大公眾的切身利益,其分配的程序是否能夠秉承基本的公平公正,自然也就備受矚目。
也正因經適房分配決定著不菲利益的最終歸屬,引得各方逐利者紛至沓來,甚至不乏權力之手的干預和插足。在現(xiàn)實中,住著經適房,卻開著奔馳寶馬的現(xiàn)象,其實并不鮮見。面對經適房分配“富人往前沖,窮人靠邊站”的尷尬局面,公眾對分配的流程無法信任,滿腹狐疑,也就并不奇怪了。
此外,即便“連號”現(xiàn)象并非精心策劃出來的杰作,但是,如何讓公眾真正對經適房分配過程的公正性具備起碼的信任,顯然也應該是組織者的基本責任所在。畢竟,經適房本屬公共資源,其分配機制和流程當然應該經得起公眾的挑剔才是,否則的話,不僅是對公眾基本權利的無視,經適房資源遭遇各方勢力的瓜分搶奪更是在所難免。
基于上述觀點,經適房“連號門”或許已然引發(fā)公眾對經適房分配制度信任危機。對其簡單地進行數學解讀,甚至被看成一個概率問題,顯然并非務實的態(tài)度。如何重建經適房分配的公信力,讓經適房真正惠及最需要的民眾,而不是寶馬奔馳開進來,才是經適房政策面對“連號門”事件最需進行的危機公關。
- 2009-07-27北京經濟適用房出租成風 住建委稱將進行調查
- 2009-07-21經濟適用房
- 2009-07-14福清首期經濟適用房7月17日進行搖號分房
- 2009-07-13鄭州公布對“經濟適用房建成別墅”事件處理決定
- 2009-07-09長樂經濟適用房限價房今起申請 一共632套房
- 2009-07-06泉州中心市區(qū)四宗經濟適用房剩余房源接受申購
- 2009-07-02經濟適用房真的無藥可治了嗎
- 2009-06-30廣州醞釀出臺經濟適用房貨幣補貼政策
- 2009-06-26經濟適用房不可輕言廢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