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名女大學生“船娘”
2月9日《揚子晚報》報道:從蘇州、揚州等地高校畢業(yè)的5名女大學生,成為揚州市瘦西湖景區(qū)首批“大學生船娘”,本月7日起正式上崗接待游客。有人質疑5位年輕女孩:上了好幾年大學,放棄所學專業(yè)“搖櫓撐船”,是不是有點“太浪費了”?但5個人開心地表示,大學生就業(yè)思路要開闊,趁年輕干點啥都是鍛煉;再說,當“船娘”也應與時俱進,所學的知識肯定用得上。
毋庸置疑,如果大學生有適宜的就業(yè)環(huán)境,能夠將自己的知識轉化為價值,那大學生就沒有必要來應聘“船娘”。大學生之所以來應聘船娘,恰恰直接反映了大學生就業(yè)難的形勢。有網友直指“這是知識型人才的浪費”,并非完全沒有道理。
就船娘這個職業(yè)來說,初、高中生或者慣常從事體力勞動的婦女經過外語培訓比較適宜,因為僅僅搖櫓這一件事就不是一般大學生能夠勝任的,而重體力和靈活性才是搖櫓撐船者的“看點”“絕活”。既然大學生的培養(yǎng)方向并不是普通的體力勞動者,而是知識型人才,那么據(jù)此就可以判斷大學生當船娘,就是一種人才的浪費。
換一種思路來看船娘,瘦西湖載不動許多大學生船娘,不可能提供更多的當船娘的崗位和機會,也并不是所有船娘都會受到瘦西湖景區(qū)推崇并給予大學生船娘如此高的待遇,那么,大學生船娘就只剩下了一個標本意義和宣傳意義,與解決大學生就業(yè)難并無多少助益。這與大學生賣豬肉擺地攤所發(fā)生的作用并無二致,臨時解決就業(yè)難尋求就業(yè)“避難所”還可以,長期從事這種工作就根本實現(xiàn)不了大學生的知識價值。并且,這些女大學生做臨時性船娘能夠勝任,長期從事船娘工作能吃得消嗎?
因此說,大學生就業(yè)難現(xiàn)象,是一個政府、企業(yè)、個人必須共同面對的嚴峻社會課題,千方百計給大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比當船娘更能發(fā)揮知識力量的機會,才是解決就業(yè)難的根本。不是說女大學生不可以當船娘,而是說當船娘只是一條極窄的就業(yè)路子,“引導”大學生從事重體力輕腦力的搖櫓撐船之類的工作并不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亮點。(李振忠)
(責編:劉寶琴)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lián)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lián)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