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的文》的高調出版,我的內心充滿疑惑。對于韓寒自己都不怎么滿意的、根本談不上任何文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的這樣一本舊文新賣的“博客書”,卻能在普遍反映“出書難”、圖書出版業(yè)相當蕭條的今天,得以隆重地粉墨登場來糊弄已越來越物以稀為貴的紙質圖書讀者,這絕不應該是什么值得提倡的大好事。
在知識已經是大爆炸、每天有大約40億個信息單元朝我們迎面撲來的今天,網絡、電視、電臺的崛起日新月異,報紙、雜志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強烈沖擊,當這五大媒體都在求新、求變、求生存、求發(fā)展的危急存亡之秋,我們的圖書出版業(yè),卻依然還在作壁上觀,步履蹣跚。
十多年前,當我們上中小學的時候,哪怕是一本殘缺不全的張樂平、瓊瑤或是金庸,都可以讓我們如獲至寶,在全班甚至全校競相傳閱。十多年后,現在的中小學生,只要他們愿意,他們可以在網絡甚至手機上,幾乎零成本地,輕易就把張樂平、瓊瑤和金庸們,從頭看到腳,從青春看到白發(fā)。
在信息無限突破、各行各業(yè)只爭朝夕的今天,圖書出版業(yè)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是空前絕后的。而我們這個時代的節(jié)奏,也早非“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濫調陳詞可以與時俱進,“快魚吃慢魚”、“慢進也是退”的嚴峻現實,已是生動地擺在我們面前。那么,我們的圖書出版業(yè),究竟是“快魚”還是“慢魚”呢?
縱觀近年來琳瑯滿目的各大“暢銷書排行榜”,我們不難發(fā)現,幾乎全是“名人書”(包括各路“明星”和“名作家”作品)在“包打天下”。不管“明星”們整的是怎樣的一些家長里短,是不是找的槍手;也不管“名作家”們寫的是什么雞毛蒜皮,是不是老調重彈。出版商們一邊打起小算盤一邊嘀咕,出“名人書”才省事呢,既容易制造宣傳噱頭,又有一定的訂貨保證(雖然,當前形勢下,“訂貨”和“銷量”這一對原本共同進退的孿生兄弟,早已是同床異夢貌合神離)。
當圖書出版業(yè)已面臨發(fā)展的巨大瓶頸,當劣質的“名人書”紛紛顯山露水在圖書出版市場“欺行霸市”時,雖然韓寒們都不得不承認“網上很多人都寫得跟我差不多”,但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有思想有價值的作品都面臨“出書難”的殘酷現實,越來越多有才華有激情的文學青年,根本就無法圓了自己的文學夢。正因為如此往復地惡性循環(huán),才使我們的圖書出版業(yè)前景堪憂,才使我國的文學事業(yè)后繼乏力。
現實告訴我們,在圖書出版這個領域,我們真應該對“草根”多些關懷,對“名人”少些獻媚;多些“雪中送炭”,少些“錦上添花”,“名人”們多些社會責任感,出版商們也多些戰(zhàn)略眼光,全社會一起行動起來抵制那些粗制濫造的所謂“名人書”,給那些真正有前途的文學青年、真正有價值的文學作品以更多的人文關懷和政策扶持,唯有如此,才能維護圖書出版市場的正常秩序,才能促進整個社會的公平與和諧,才能讓我們民族引以為榮的文學事業(yè),得到偉大復興和光榮救贖。(張一一)
(責編:李艷)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已經被本網協(xié)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