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明:關于“宗教與文化關系”問題的思考
m.kejuu.com?2012-01-29 16:46?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西藏文化保護和發(fā)展協(xié)會副會長?來源:《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我來說兩句
(二)當前中國學界的觀點: 對“宗教是文化”,當前國內學者中有不同觀點: 1.認為“宗教是文化” 不少學者認為,宗教具有文化功能,應該把宗教看作文化,其主要觀點如下:(呂大吉:《中國現(xiàn)代宗教學術研究一百年的回顧與展望》) (1)分析了“宗教是文化”提出的歷史背景。認為“促進宗教學者思想解放,推動宗教學術繁榮的另一思想源泉是關于‘宗教是文化’、‘一個民族的宗教是構成其民族文化的重要內容’的認識。” (2)認為提出“宗教是文化”產生了積極作用。“學術發(fā)展到一定階段時,最需要的東西常常不是別的,而是觀念的革新,把宗教學術當成政治,這是一種觀念,它造成了宗教學術研究的嚴重停滯,把宗教視為一種文化,又是一種觀念,可它帶來了宗教學者思想的解放,觀念的更新,學術研究的繁榮。” “回顧百年以來中國宗教學術研究走過的道路,大概可以這樣說,沒有一種理論或觀念,把宗教學術當成政治,那樣束縛宗教學者的思想;也沒有任何一種理論或觀念,像‘宗教是文化’那樣對宗教學者起了那么大的解放作用?!?/p> 2.不應該泛談宗教是文化 這部分學者認為宗教當然是文化,但不傾向于泛談宗教是文化。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從社會根源和現(xiàn)實基礎出發(fā)解釋宗教的?!榜R克思主義無神論的特點是什么?首先,是從唯物史觀出發(fā),必須用歷史說明宗教,不能用宗教說明歷史,由此指明宗教產生的社會基礎,挖了有神論的根柢,同時與片面夸大宗教的作用,將宗教泛文化化——即用‘文化’說明宗教和用宗教說明‘文化’的文化主義劃清了界限?!保ǘ爬^文:《科學無神論和它的社會責任》, 《科學與無神論》雜志,2010年第5期)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相關新聞
- [ 01-04]宗教與民族國家認同是當代民族宗教關系的重要問題
- [ 09-16]13世紀:有這樣一場宗教辯論
- [ 07-19]“宗教與和平發(fā)展”學術研討會綜述
- [ 05-03]全球視野下的宗教研究
- [ 02-09]賈慶林與全國性宗教團體負責人舉行迎春座談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