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報酬占比 考察經濟體健康度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勞動者報酬在GDP中的比重自1995年以來已下降了12。7個百分點。這一統(tǒng)計數據反映的事實是什么,引起這一事實的原因是什么,是資本對勞動的侵蝕嗎?采取行政和法律措施對工資水平進行硬性規(guī)定,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勞動者報酬占比,其對經濟的可持續(xù)增長可能產生的后果又是什么?
勞動者報酬占比即勞動者報酬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在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階段, GDP分為勞動者報酬、營業(yè)盈余、固定資產折舊、間接稅四項,其中營業(yè)盈余和固定資產折舊合稱為資本收入。
勞動者報酬占比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首先,由于勞動者報酬是構成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它的變化會影響居民可支配收入在經濟中所占比重,進而影響宏觀消費需求。其次,勞動者報酬占比迅速下降時,通常也是收入分配變得更為不公平的時期。最后,國民收入分配是生產、交換、分配以及積累和消費等經濟活動的樞紐,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這些經濟活動。因此,國民收入分配中勞動者報酬占比的變化,為考察一個經濟體的健康程度和宏觀經濟政策的設計提供了一個綜合視角。
作為一個高度綜合的宏觀經濟指標,勞動者報酬占比的變化不僅是勞動和資本市場供求關系變化的共同結果,同時也受產品市場的影響。所有影響市場環(huán)境的因素,包括資源配置特征、生產技術條件、經濟結構、經濟政策和經濟制度,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勞動者報酬占比。
由于勞動者報酬占比對宏觀經濟影響深刻,影響勞動者報酬占比的因素也頗多,對勞動者報酬占比的變化,以及試圖改變勞動者報酬占比的政策決策,應慎重對待。
相關新聞
- 2009-12-2309年廈門勞保部門為勞動者討薪近1.9億元
- 2009-12-09打破勞動者維權的“玻璃門”
- 2009-11-17吳敬璉為經濟開三劑藥方 呼吁增加普通勞動者收入
- 2009-10-28平均工資統(tǒng)計應納入所有勞動者
- 2009-09-03發(fā)改委: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提高勞動者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
- 2009-08-19“被全勤”,勞動者權利被無情狙擊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